人工智能赋能生物识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随着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中隐藏的威胁也越来越严峻了,其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用户ID和密码等信息的安全。这也促使了各大公司加强了对新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力度。
2017年,全球有超过半数的十亿个帐户被盗,近1780万个被入侵的域名。面对大量违反敏感个人数据的行为,消费者现在意识到传统密码的不足之处,这些密码通常很脆弱(但是我们必须要说的事实是,即使在2017年,最常用的密码也被确认为123456),并且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的密码。
技术系统改善计算机安全的机会。实际上,在公司正在投资的有关网络安全的优先行动领域中,首要的是与网络相连的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以使数字世界更加安全和可靠,这绝非偶然。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进步导致出现了新的,越来越先进的安全和身份验证系统,其中包括生物识别技术,这是一种基于指纹,人声和面部识别的方法。实际上,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集成或完全取代现有技术,从而在不同的市场中开辟新的商机。
根据美国分析公司Tractica的估计,生物识别行业的公司营业额到2025年将达到698亿美元,年增长率(CAGR)为22.9%。引领市场的主要是智能手机中生物识别技术的集成,以及这些系统在从智能家居到汽车,从医疗保健到金融服务再到通过移动数字支付的不同领域的越来越多的使用。
生物特征识别:它是什么以及如何工作
生物特征识别是一个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些主要生理和行为特征对其进行识别。它基于用于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软件组件,这些软件组件允许通过数学算法执行数据分析并重构人的身份并对其进行识别。
根据第一个定义,与基于用户ID和密码的识别系统的区别很明显:基于生物识别的系统是可以建立人的身份和唯一性的系统,而ID和密码实际上仅知道人具有访问服务或应用程序的信息,而无需定义拥有此访问信息的人是谁。
生物特征识别所基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通常,生理特征是最静态的,随时间变化不大,而行为特征会发生变化,并且还可能受外部因素或特定的情绪条件(例如压力或强烈的心理影响)影响。
特别是:
在生理特征中,有指纹,身高,体重,虹膜的颜色和大小,视网膜,手的形状,耳朵的形状,面部的面貌;在行为方面,则包括声音印记,书写方式,键盘上的打字方式,身体的动作,步行的方式和趋势。
身份认证的生物识别的目标是什么
生物识别系统的功能根据目标而异,可以是对人的验证或识别:
验证 Verification:一个人声明自己的身份,因此他的识别成为一个验证过程(一个接一个),要求从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图像(或获取的数据)与存档中的图像相匹配;识别 Identification:通过将图像,数据,实时获取的信息与所有图像以及存档中存在的信息进行匹配来进行生物特征识别(一对多验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通过比较和识别档案中的特征和实时收集的特征之间最相似和一致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关联身份。
生物识别系统显示出其全部潜力,不仅因为它比密码方法获得了更高的保护级别,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它为新服务打开了大门,这些服务能够为用户集成安全性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从指纹到面部和声音识别
当前使用的在线安全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安全性已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购买最终产品。根据万事达卡和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93%的消费者更喜欢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而不是使用密码来验证付款
具有指纹识别和访问系统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并且已经输入面部识别码了几个月,这是Apple旨在推出iPhone X 的关键点之一。
指纹现在作为在物理位置和数字服务使用中进行访问身份验证的一种方法而广泛使用,它基于两个特点:
不变性 immutability,印刷品的特性不会随时间变化;个性 individuality,每个人的烙印是独特的。
指纹识别后不久,基于虹膜扫描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有了长足发展。当前,它们可能被认为是用于身份验证和身份识别的最可靠方法,因为获取眼睛有色部分的详细表示会导致每个人都具有明确的密码,因此可以进行识别。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目睹了两种新的识别系统,即人声识别和面部识别系统,它们已经迅速传播到了公众,并且几乎自然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声识别实际上代表了一种过时的技术:它于1952年首次进入市场识别语音数据的系统。语音助手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推动力,以至于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估计,到2022年,硬件设备(例如Alexa和Google Home)的销售额将超过1500万,而2017 年为300万。
一个非常显著的增长趋势,我们也发现在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中,涉及面部识别,其年平均增长率27.7%,在2013至2018年期间。
特别是,分析公司预计,由于消费者市场和公司的巨大兴趣,面部识别将在未来六年中变得非常普遍,这些公司看到了构建具有更流畅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的新数字服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