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二维码实现“海上支付宝”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远在两百多海里外的温州市洞头区船老大陈裕善10月10日下午举着手机,满脸丰收喜悦。此时,他的渔船上正满载着刚捕捞到的新鲜目鱼、红虾等,在海上交易平台刚发布信息,他就收到了一笔订单。很快,收鲜船前来收货,扫扫船身上的二维码,“叮——”,钱款直接进账。
“海鲜刚上岸,钱就到账了,在洋面上就能把鱼虾卖出去,实在方便!”目前,洞头区138艘拖网作业渔船正在远海捕捞,平台试运行以来该区渔船已陆续纳入系统。
根据陈裕善提供的订单界面显示,渔船订单编号、鱼鲜产品名称、成交金额等一目了然,还有具体的待收货、待评价流程。原来,这是洞头刚刚推出的“丰收海商通”海上电商结算平台,买卖双方都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海上鱼鲜信息,完成采购交易,俨然一个“海上支付宝”。陈裕善就是该平台首笔获益者。
按照传统海上渔获物交易模式,拖网渔船捕捞到大量鱼鲜后,只能固定地向几家收购方发布信息,再由收鲜船将刚上岸的渔获物带回,渔民们在海上无法了解市场行情,鱼鲜定价被动。而且,海上交易无法支付结算,渔民要先交货后收钱。“渔船远航捕捞一次就是两三个月,货款金额高,得回港才能完成交易,总觉得不安心。”陈裕善说。
“这就相当于渔民们自己在海上就能实现生产销售了。”洞头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陈键军介绍,该平台是“互联网+渔业+金融”的具体应用,也是浙江首个在太平洋海域通过卫星宽带实现渔获物全程海上交易的平台。海上支付结算高效及时,且不收取任何中间费用,为渔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方便渔民实时销售渔获物,洞头区今年联合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海上电商支付结算平台,并在船身上张贴支付二维码,渔船在平台注册签约后,就可公开发布刚捕捞上岸的渔获物品种数量、交易海区、交易价格等信息,买方可直接在平台下单结算,也可在船身上扫码完成支付。平台实现海上无现金交易同时,也解决了渔民资金回收难等问题,改变了传统渔业“重生产、轻经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