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助力垃圾分类的数字监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此次考核,厦门市获得了全国排名第一名,这是它连续四个季度排名第一了。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很多城市逐渐使用一些科技来促进垃圾分类,促进居民的环保意识。
2017年8月,厦门审议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18年4月,对不进行或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市民开出首张个人罚单。但是,垃圾分类徒“罚”不足以自行。为此,厦门坚持人力与科技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垃圾分类及数字监管。
如,为破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难题,厦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运用数据库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接入全市餐厨收运车、餐厨垃圾桶RFID卡信息和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数据信息,实现餐厨垃圾产、收、运、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完成智慧环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APP平台,以实现垃圾收运的网约化,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
同时,厦门积极倡导“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手机刷一下,就能领到一卷垃圾袋;废旧纸皮扔进去,重量马上显示,并同步积分,待积累到一定积分,就可兑换日用品;垃圾袋上有专属的二维码,可以溯源。先锋营小区、信隆城小区等引进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成为首批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
值得一得的是,该市采用BOT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建设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处理厨余垃圾)、瑞科际生活垃圾示范厂(处理餐厨垃圾),对每日分出的700吨餐厨垃圾进行有效处理,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已构建了完整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