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副教授研制出了一款新型人机交互传感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郑州大学副教授毛彦超团队在《Nano Ener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Breath-base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system usi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的论文。该团队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研制出了一款基于呼吸的自驱动人机交互传感器。
由气流驱动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从人体呼吸中有效地吸收机械能,并产生与呼吸行为相对应的电信号。结合信号处理电路和无线传输电路,进一步开发了基于呼吸的无线智能人机交互系统。
人机交互设备成为了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门领域,在人机交互设备中,传感器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目前的人机交互传感器主要依赖于感应肢体活动或语言,然而一部分残疾人不能够用肢体动作、手势或语言清晰地表达他们的意图,而且人机交互传感器依赖传统的电池,需要更换电池,因此,开发自驱动的、方便特殊人群使用的人机交互传感器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毛彦超副教授在该领域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设计了不依赖肢体活动或语言的人机交互设备,该系统能够将人体的实时呼吸行为转化为控制信号,用来对电器设备进行有效的无线控制,这种新型的传感技术能够为特殊人群带来极大的便利,为人机交互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毛彦超副教授去年发明了可穿戴供电器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可穿戴设备的供电需求,无需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这些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环保又可持续的电能,解决了可穿戴供电器件的柔性、舒适性与可洗涤性的问题。开发出了一种可洗涤的柔性可穿戴摩擦纳米发电机,这种编制结构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与衣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将人体活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这次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郑州大学物理学科推进计划等项目的支持,物理工程学院梁二军教授对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支持。
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快速转化落地,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