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N市场两极化格局将破新一轮洗牌开始上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ODN的热潮正在消退,整个FTTx产业发展步入平稳期,然而在热潮背后的200多家ODN设备供应商的未来走向则显得扑朔迷离。整体市场空间的萎缩进一步压缩了大批ODN厂商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对于部分产品线相对单一的厂商而言,这个寒冬格外难熬。
前两年,在“宽带中国”战略即将出台的政策刺激下,光通信厂商看到了产业崛起的又一个转折点,大批光通信厂商再度兴起,同时紧跟运营商的布网规划,一次次大规模的设备集采给国内光通信产业注入一剂强心剂,建厂房、扩产能成为国内中小型光通信厂商掘金的最主要方式,很多的光器件商、线缆厂商在前两年的光网建设大潮中再捞一桶金。另一方面,产能的再度扩展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危机。
ODN产业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发展浪潮下被热炒,进而陷入又一轮的危机当中。然而在这一浪潮下,以华为、中兴、烽火通信为代表的系统设备商在智能ODN领域依然发展较快,智能ODN的全球商用进程在不断提速。
标准引领 VS 产能扩张
近两年来,ODN设备供应商的规模在不断扩充,一度增加至200多家,然而从整体的发展模式上则主要包括两大类:以华为、中兴、烽火、上海贝尔为代表的系统设备商;以日海通讯、亨通光电等为代表的光器件商和传统线缆厂商。其中以后者居多,由于传统ODN的低门槛特性,很多中小型光器件商通过增加产品线即可生产ODN系列产品。两类厂商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了明显差异。
主流的系统设备商在ODN产业的关注点聚焦于标准化层面,以推动整个产业的规范化,尤其是在智能ODN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12年,华为提交的智能ODN的相关标准在ITU-T正式发布,促使智能ODN成为业界主流,同时iODN标准也被国际宽带论坛BBF采纳立项。而在国内标准方面,华为、中兴、烽火等厂商都在推动国内行业标准、运营商企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也已基本完成,将有效指导我国ODN产业的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华为iODN解决方案已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及卡塔尔、墨西哥、新西兰、俄罗斯、阿联酋等国运营商,全球已经发展了60多张iODN网络。
相比之下,诸多中小型光通信厂商在ODN市场的竞争力则更为趋同,尤其是在传统ODN进入门槛偏低的背景下,扩张产能成为这些厂商发展的主要方式。由于近两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对于ODN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同时行业标准规划尚未形成,基本是边部署、边规范,这给大量的中小型厂商进入集采序列提供便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满足运营商的低价诉求,通过量的提升来盈利成为大家的共识。同质化、低价难以确保其长久竞争力。
专注上游 VS 由下及上
烽火、华为、中兴等系统设备商早期就重点关注ODN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在ODN产品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下,ODN的标准化对于确保网络质量以及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起到了的关键作用。主流系统厂商的技术优势较为显著,同时在后续的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这帮助其在运营商的后续集采中占据优势。一位系统设备商专家透露,随着三大运营商集采力度的加强、对供应商要求的提升以及产品规范标准的进一步细致,在运营商市场的供应商的数量将逐步减少,有一定实力且规模化运营的厂商将获得更大的份额。
与此同时,这类厂商更注重智能ODN这一前沿技术的跟进,并推出了系列产品方案,帮助运营商更有效地应对网络的管理、运维工作。自始至终,主流的系统设备商一直聚焦于ODN的上游产业,并推动智能ODN市场的扩张,以拓展市场空间。
反观下游的光器件厂商在ODN产业的布局则过于单一,过度注重ODN眼前的规模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产能扩张层面,极度欠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也不乏一些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厂商为摆脱困境,也开始向智能ODN领域扩展,并取得一定成效,进入运营商的集采序列。
生态系统 VS 再度洗牌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ODN的市场空间已经开始萎缩,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对于产能过剩的ODN产业而言无异雪上加霜。然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对于大型系统设备商的影响则显得十分有限,尤其是随着ODN标准化程度的提升,这些厂商的集采份额在大幅提升,另外,运营商对于智能ODN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后续依然具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智能ODN设备也能够有效确保厂商利润空间。这都保证了系统设备商在ODN产品领域的发展空间。
与之相对应的,大批中小型的ODN供应商则面临利润大幅下滑的局面,大量的ODN厂商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建立在产能扩张基础上的企业发展模式,面对市场冲击,已无招架之力。(作者:赵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