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投资超万亿 发展需明确方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智能电网:最为现代人类发展的标志——城市已经成为现代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人类的发展,文明的发展。
当你驾车穿行桥梁隧道而无需停车缴费,当你徜徉街头在热点用手机免费上网,当你安坐家中动动指头就可以支付各种税费时,你不得不从心底里感叹: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像一个聪明、智慧的有机体,能够这么贴心的满足你的需求,让你轻松安享现代文明带来的智慧享受。
8月22日,国家信息中心披露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经达到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毫无疑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所有项目建设的基础平台,通信行业由此肩负起新的巨大责任,同时也面临新的高速增长机遇。
2011年2月16日,中国电信正式宣布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根据该工程建设目标,中国电信计划在3到5年内,使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在目前2-4M的基础上,跃升10倍以上,该五年计划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接入层实现光接入,二是把无线的3G网络和WiFi布局到更加贴近客户需要的地方。光网城市的宏大意义还不仅仅只限于城市固定通信网,它还意味着:中国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天地一体化的无缝隙宽带网络覆盖,充分发挥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个人性、便携性等特点,使随时随地的信息应用成为现实,极大的提升智慧城市的移动信息服务能力,完全改变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据湖北电信相关人士介绍,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核心节点,目前城域网出口带宽近700Gbps,下一步将扩充至1Tbps,全市WiFi热点覆盖超过1000处,下载速率最高可达54Mbps,“无线政务、数字城管、智能交通、教育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等一批典型的城市信息化应用项目已经广泛服务于城市居民。
智慧城市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惠民生、利民众的工程,但是,随着城市通信网络的急剧扩张和业务需求的迅猛增加,本是为广大民众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网络设施建设,也遭遇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困难和阻碍。
智慧城市建设中,宽带建设的重点就是把宽带铺到用户门口,即光纤入户,这就需要尽快解决基础设施的到达率问题。光纤入户需要多方建设,这涉及公共设施管理者、物业管理方、业主等多方利益主体,目前的问题不是资金与技术,而是利益分配问题导致的僵局,进而影响光纤到户的建设进度。
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移动通信网络遇到的阻力和干扰甚至比固定宽带网更复杂更棘手。目前,由于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和建设没有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中,各级政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站址选定多由运营商自主、按需进行,特别是目前国内城市建设步伐巨大,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项目遍地开花,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困难更加突出。近段时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加之某些媒体对电磁辐射问题不负责任、偏离事实的炒作与渲染,导致公众对移动基站电磁辐射影响的投诉日益增多。
所有这些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整个城市通信网络的建设进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智慧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固定模式可以遵循,一切具体做法都要取自于实践、用之于实践。尤其是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一方面面临现实的阻碍和难题,另一方面也为解决问题预留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解决智慧城市的建设难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注重汇聚合力、有机整合资源、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无疑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必然考虑的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服务经济与民生是必须牢牢抓紧的主线,也是我们破解一切难题的法宝,追本溯源,智慧城市建设本来就是以造福于民、服务民生为根本目的。
从顶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目前急需进一步明确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机构,加强总体规划设计,统筹推进,指导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有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制定和完善城市通信建设标准体系极其重要。各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智慧城市建设制度规范;加快在固定宽带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的完善和实行;建立城市通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资质认证体系,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统筹协调、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