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智慧城市管理+红色志愿服务” 为人民服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7月5日,媒体采风团一行来到南昌高新区101智慧大厦参观。步入一楼指挥中心,媒体记者们的目光便被100多平方米的大屏幕“锁定” ,大屏幕下则是20余台同时作业的电脑。智慧城管、智慧管网、智慧照明、智慧环卫、无人机巡航、执法终端等全方位数字化城市管理在高新区得以实现。
“智慧高新” 城市管理更高效
据了解,高新区智慧应用中心实现了多网融合,集中接入了“天网”、“地网”、智慧城管及智慧安监等工程中的3261个视频资源,实现了发现问题市场化、整改问题网格化、绩效考核精准化的目标。
“2015年101智慧应用中心开始致力于开发计算机视觉平台,从传统的人工看录像向大数据直接抓取有效信息转型。同时,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有效追踪、关联辖区内重点管控人员,并及时判断出管控人员异常行为,防止恶性事件发生。”101智慧应用中心工作人员涂祎璐告诉记者。
工作人员随即在大屏幕上输入“红色衣服”“帽子”“儿童”等关键词,大屏幕便立即跳转定位出全区有相关特征人群的画面,“有了这套追踪系统,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走失,便能在第一时间寻找到。”涂祎璐告诉记者。
2018年,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成功制止辖区内各类治安事件212起,救助老人21起,寻回走失小孩65起,及时发现并制止火灾59起,服务社区178次,服务居民好人好事532次。
进入城管监控平台,京东大道、火炬大街、艾溪湖北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流动摊点、道路遗撒等问题在发现后就被记录下来,发送到各个城管中队,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处置并通过系统立即反馈。这正是高新区智慧城管系统运转的日常。
而在看不到的地下隐蔽工程——雨污水管道,全部都装上了小型传感器,建设地下管网数据库,统一纳入了智慧管网监测系统。通过实施智慧管网项目,实现了对供水、雨水、污水等管线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涂祎璐告诉记者,“传感器在井深1.85米、液位在1.65米的时候就会发出警报,以便提前处置,自从使用智慧管网系统后,高新区在大暴雨期间基本未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
“红色驿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随后,媒体采风团一行来到南昌高新区火炬大街休闲公园“红色驿站”,站内环境明亮整洁,桌椅、物品摆放有序,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志愿服务爱心标语及各类便民设施,温馨简洁的布置令人如沐春风。
据了解,“红色驿站”成立于2019年6月15日,该驿站通过打造“学习园”、“应急所”、“风尚窗”、“温暖家”4大功能区及志愿服务点,将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站内充电桩、饮水机、微波炉、雨伞等应急物品可谓一应俱全,红色驿站负责人王琎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为环卫工人、交警、城管、市场监督、巡逻人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休息、方便、服务的场所。不仅如此,还专门设立了‘妈咪小屋’,为旅途中的妈咪提供一个临时哺乳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该志愿服务点采用人性化一对一的咨询方式,为群众提供精准帮助,“前两天,附近五湖国际小区的两位老人来到红色驿站,告知志愿者家中纱窗无法安装。志愿者二话不说,立即来到老人家中将纱窗安装好,并叮嘱老俩口有需要尽管来找志愿者。”据了解,该驿站的志愿者来自社区、环卫、绿化、交警、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等各领域,王琎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会有一位志愿者在驿站内值班,为群众排忧解难。如当时解决不了,志愿者便会将问题记录下来,反应给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能够成为一名红色驿站的志愿者,我感到很高兴,为辖区居民做好服务工作,既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也能实现自我价值。”潘小燕是红色驿站的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对她而言既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