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CAI 大会解读智慧城市AI赋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次 IJCAI 大会中的 Industry day's program 环节,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发表了题为《Empowering Urban Refined Management:AI practice in Shanghai Lingang》的演讲,详细介绍了临港通过 AI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情况。我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近期又有了新的进展,从 16 年年底开始的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计划,经过 3 年多的开发,目前已由打地基、技术落地阶段,正向第三阶段——服务优化大步前进。
智慧城市的建设都有哪些核心技术?它的发展对于开发者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向开发者群体提供哪些机遇?智慧城市的深入打造目前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带着这些疑问,雷锋网 AI 开发者独家访问了陆肖元主任,并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智慧城市
雷锋网 AI 开发者:智慧城市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核心发展目标是什么?
陆肖元:通常大家讲到智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将它定义为「用智能来赋能城市的管理」,即通过智能为城市管理提供相应的工具,进而帮助提高整个城市运行效率。这也是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共同美好愿景
开发者的机遇与挑战
雷锋网 AI 开发者:在整个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方面都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挑战?
陆肖元:对 AI 技术上的挑战,我觉得比较困难的是算法到应用的落地过程。在现阶段,算法的主题非常广泛,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真正能够融合到具体应用场景下的应用中时,大部分算法无法达到很好的实用效果。
比如车牌识别,人可以很简单完成的事情,但机器就很容易受到天气或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在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的算法,本身也并非易事,这些事情都需要不断积累与优化。
雷锋网 AI 开发者:在整个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企业、高校分别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陆肖元:在智慧城市建设准备阶段,政府解决了很多与政策相关的问题,为城市建设打牢了基础。比如:无人机在空域上的飞行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司则需要根据法律审批才有可能继续进行无人机的研究与应用,但因为政府的加入,能够很有效解决这一类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期,企业和城市管理部门则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入了高校人才与技术的辅佐,城市智能化建设才能够顺利落地。其中,企业具有完整的闭环体系,算法的真正落地则是很多企业,比如:阿里云、商汤、寒武纪等共同协助,才得以顺利实现。
雷锋网 AI 开发者:那么,您们这次参加 IJCAI 大会,最希望能够传递给广大 AI 群体怎样的信息呢?
陆肖元: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将城市管理与运营过程中新的需求告诉给大家,共同探讨更多元的城市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报告,让更多人看到临港所提供给广大 AI 群体、企业在开发与技术方面的便利与优势;正因为临港本身属于新片区,它会持有一种更加包容与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各个 AI 人,也期待更多的 AI 团队与企业的加入。
而对于发展目标,不同城市有不一样的定位。从整体发展来讲,按照政策临港的未来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港,允许自由贸易、自由旅游;而发展诉求的角度来看,临港的核心发展目标定位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端产业,比如:人工智能产业、高科技企业、相关技术研究所等。
雷锋网 AI 开发者:从 2016 年到现在,临港的智慧城市建设都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陆肖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人工智能融入城市从而打造智慧城市本身是特别「顶层的建筑」,因此它所需要的「地基」需要非常牢,底层需要完成的工作也非常多。因此,临港的智慧城市建设至今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并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在于搭建城市数据结构与基础设施。其中,数据会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能够将物理世界的建筑模型可视化,各种数据资源都有它对应的位置。而基础设施方面,比如:实现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感知物理世界的传感器、无人机场景布置等,都将成为后期工作的基础。
在第二阶段,我们开始将人工智能和城市建设相结合,让人工智能开始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赋能。这时,各种不同场景不同应用下的算法开始起作用。跟机器视觉相关的 AI 技术,比如:图像识别、无人驾驶、机器人等;跟无人机相关的 AI 应用,比如:无人机城市治理、无人机巡检海岸线等;以及城运中心管理相关内容,不同部门的职能和管理方式都不一样;它们都需要相应的算法支持。
而第三阶段,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对城市核心运作进行智能化管理。城市管理更多属于生活服务类工作,而居民生活涵盖很多方面,各个方面所涉及内容很广。比如:信用管理;在当今社会,这不光关系到贷款问题,还包含租房、土地审批甚至乘坐火车等问题。在这一阶段,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支持将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