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城市如何转型智慧城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洋山港作为上海无深水港历史的终结者、我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其诞生之初便备受关注。2005年洋山港区(一期)开港时,便有评论指出,“洋山港是仅仅为上海添了座码头,还是能以此为契机催生更广泛深刻的变化,将是评判这个世界级工程成败的关键”。
港口,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产业。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因扼据马六甲海峡,虽然“不产一滴油”,却集散大量货物(例如石油),也由此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及交易中心。洋山港同样,因港而生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它的产业发展受益于港口良多。
而后,洋山港拥有了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2013年,洋山保税港区又成为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组成部分。而今天,“变革”又来到它伴生的新城——临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这在其他自贸区中,从未有过。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它的产业发展又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源起:港口工业经济
想了解临港,要先从港口的故事说起。众所周知,上海因港而兴。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上海航运业一度遭遇“卡脖”。当时,处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港水深8~13米,达不到深水港要求(水深15米),愈来愈难以满足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步伐。彼时,上海港的货轮要趁涨潮时才能出港。国际上,往往要先用大船将货运到新加坡,再转成小船运抵上海。当时,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中,前20名都找不到上海港的名字。
1992年,中央寄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厚望。当时的背景是,我国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大量制造业产品要出去,需要一个通江达海的港口。然而,没有深水港,怎么做国际航运中心?为此,洋山深水港在茫茫大海上“无中生有”,上海也由此从“江河时代”迈入“海洋时代”。
洋山港孤悬海外30余公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开发前,洋山岛全岛仅5000多人,没水没电。而后,经过6000多名各界科研人员六年半的前期调研和论证、超过1万名建设者三年半的建设,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区(一期)顺利开港。由于洋山深水港的加入,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至今,上海港已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
根据2004年出台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与之伴生的临港新城,也被定义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时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一般来说,港口发展到能集聚国内外生产要素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时,港口陆域便成为利用港口输入原材料、输出产品的临港大工业和出口加工业 (合称为临港工业或港口依存产业)的优势区位。背靠洋山港,临港的起点已非同一般。2005年左右,当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还在围滩造地时,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已确定落户于此。
尽管,临港相关产业区投入使用仅10余年,但工业已形成气候。“临港的工业产业链条已经非常完整。”树根互联华东公司总经理、深耕上海工业领域10余年的张天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至2018年末,临港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30%、税收收入年均增幅25%。全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岛主设备、全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全国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等,均在此诞生。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正在临港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
转型:探索制造升级
既已成为制造业聚集区,近年来,临港开始进一步关注,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结合,完成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去年,临港发布《加快临港地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更早之前的2017年底,上海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揭牌,当天会上集中签约15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就包括由三一重工“体外”孵化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树根互联。
据了解,工业互联网承载工业数据,服务于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企业可以获得覆盖全流程的应用服务,助力企业由自动化转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提质增效,激发生产力。而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亦可视为一家生产性服务业,为相关制造业提供转型支撑。对于树根互联来说,临港的产业聚集度,是其落地临港的关键原因。
在张天昊眼里,上海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具体到临港,“一是面积较大、企业较多;二是这里包含了民企、国企、外企、合资企业、跨国企业等多种形态,任何企业都能看到”。
另外一点,工业互联网作为近年涌现的新兴产业,其实并非能为所有企业管理人员理解。在张天昊看来,工业互联网行业面对的一个瓶颈在于,自己为客户做的这套系统,是否能为客户带来确确实实的价值。而这一点,不仅取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自身,也取决于公司管理层对于整个信息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而树根互联落地临港,也是考虑到“在临港有较多先进制造企业,他们的接受程度会高一些”。
在临港落地仅一年多,树根互联这家分公司已服务30多家企业,既包括中船重工、上海电气等大企业,也包括机床、纺织企业等小企业。“从节能降本角度,基本上,我们可以为企业降低30%。”张天昊表示。另外,一些参与工业互联网赋能的企业,也就是树根互联的客户,还能获得临港的相关补贴。这无疑也提高了本地企业的转型热情。
“现在很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公司落在临港,怎样和传统制造业合作‘AI+制造’,是很值得探索的。”地平线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表示。与树根互联相近,地平线在2018年初被引入临港。
李星宇期待,临港能够多建立平台,让企业在当地产业集群之间探索AI与制造业的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未来智能交通……这些其实都可以和传统实体经济做融合。”李星宇说。
机遇:智慧生态城市
与不同发展阶段相应,临港地区的城市规划也在不断迭代。2004年,在《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中,临港新城的定位是:“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
15年后,也就是今年8月,最新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对临港新片区的定位则是“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理念并没有变化,只是表述略有不同。而全新赋予的定位,则是开放创新与智慧生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的城市理想,已经与新产业发展交织在一起。
在临港设立车规级芯片研发中心的地平线,目前已有100余人。李星宇透露,这类芯片跨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汽车三个行业,“未来几年在芯片研发上的整体投入,或将达到数亿规模”。
而临港作为新城,无疑将是未来上海进行城市建设空间较大、活力较强的一个区域。当下,新片区提出要打造“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一体化的智慧城市体系”,这个过程,也为人工智能寻找落地场景提供了空间。
“场景落地,正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中很重要的一环,现在来看,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李星宇说,人工智能产品对于测试的数据、算法的打磨,需求很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参与一些场景,一方面可以打磨提升我们的算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一些早期落地项目,“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
就在上月,临港无人驾驶综合测试示范区开园,这也是目前国内场景最丰富的无人驾驶测试区。“我们参与了前后建设的一些讨论,他们也希望听取一些企业意见,满足无人驾驶领域企业的需求。”李星宇说,“未来,随着我们与更多汽车厂商合作的产品落地推进,比如,三代芯片出来后有汽车用上了,也能直接在园区进行测试。”
目前,临港已将人工智能作为两大先导产业之一倾心培育。2018年,《加快临港地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就提到,“推进人工智能与新城发展深度融合……开放十大应用场景,积极打造环滴水湖文化旅游、交通出行、商贸零售等场景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体验区”。地平线也期待,未来在临港智慧城市整体布局规划中,能让更多当地企业参与,找寻企业与城市一起成长的共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