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聊城体验美好数字生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聊城市大数据局长何顺刚介绍,为推进“智慧聊城”建设,聊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智慧聊城建设实施方案》《聊城市“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聊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为智慧聊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编制完成了《智慧聊城顶层设计方案》,明确了智慧聊城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36项重点任务。
打破“信息孤岛”
经过科学论证,聊城市确定了智慧聊城建设“13510”路线,即以构建聊城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为“一”个基础支撑,突出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三”条主线,构建智慧城市管理协调、标准规范、信息感知、智能应用、信息安全“五”个体系,涵盖基础设施、教育、交通、医疗、旅游、社区、环保、物流、农业、企业“十”大领域,推进38个重点项目建设。
聊城市走“一体化”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路,打破“信息孤岛”,拔除“数据烟囱”,形成了全市一片云、一张网、一个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整合开放共享,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支撑。
目前,聊城已建成市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在全市积极开展“机房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业务系统整合”,完成近30个市直单位机房迁移整合,实现238个业务系统云化迁移,云计算中心存储能力达5000TB。聊城市电子政务外网行政服务域部署单位1428个,公共服务域部署单位947个,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具备了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网络支撑服务能力。该市还实现了941个单位的互联网出口统一。全市各类网络费用从每年2300余万元降到每年700余万元。大数据中心是“智慧聊城”的核心。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数据在这里汇聚、整合、管理、共享、分析与应用。目前,大数据资源中心已汇集了市、县509个部门的业务数据、2.1万路视频,数据量达5.6亿条。
让市民生活更便捷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聊城市紧紧围绕人们的“衣、食、住、用、行”需求,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与民生事业发展相结合,用科技赋能现代生活,让市民真切地体会到智慧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现在市民、游客走进公园绿地、文化场馆、大型商超、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都可以连接免费WIFI,畅游网络。聊城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聊城市从2017年起推进无线WIFI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实现了公共场所免费无线WIFI全覆盖。
打开微信公众号聊城智慧气象,可实时查看聊城的温度、降水,智慧气象平台以气象自动站、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以及数值预报等数据为基础,纵向与中国气象局系统对接,横向与智慧城市管理运行平台对接,在交通、农业、水利、城管、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建设智慧公交。聊城公交建立、优化GPS智能管理调度系统平台,实现了对公交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自动报站、智能排班等智能化管理。完成“公交候车亭车辆预报系统”和“公交出行手机查询系统”建设,乘客通过手机即可查询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上下行车方向、公交线路走向、出行乘车方案等信息。
建设智慧水务。整合水厂、污水处理厂自控、GIS、管网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排水监控系统等一体化的系统平台,开发智能水厂、智能管网、智能污水处理等三个方面应用,实现企业的安全供水、智能分配、爆管定位、智能抢修、智能排水等业务需求。
让群众少跑腿
聊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方向,搭建起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智慧环保平台,城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聊城市政务数据中心已整理全市数据资源目录18510条,挂接省、市各类数据服务1877个,初步形成了以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宏观经济、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为支撑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政务数据已累计使用160多万次,为市民出入境审批、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办理等业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初步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进入聊城智慧水务平台,可以用手机在线缴纳水费;在鲁西化工、金号织业等企业工厂已不见埋头苦干的工人,产业智慧化激活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市民们正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智慧城管建成18个子系统,划分38个责任网格,覆盖城区120平方公里,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达48万件。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网站等方式,邀请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