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润滑剂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你有想过,智能化会给人们的生活来带什么样的变化?
在电影画面中,我们常常见到人们畅想科技改造后的未来生活——每一个物件都是智能化、自动化、电子化的,它们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物物交互,并且智能化地服务着每一个人类。
回到现实生活中,科技浪潮也正在不断地把人们推向更智能化的生活。如智能家居、智能音响、智能门锁、智能电饭煲等大批量的智能硬件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上市销售。但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智能化生活就已经到来。
我们常说要建立一座智能化、自动化的智慧城市,但缺乏信息服务、对智慧城市内涵和发展路径认知不统一、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过程中多方不互信而难以达成共识、数据难共享等等问题正在阻挠智慧城市的进程。
城市是个纷繁复杂的综合系统,人口稠密,各种场景汇聚在一起,这就注定了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各种现有的技术来构建。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而是基于现有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信任机制,使网络不仅仅实现信息的传播,而是实现价值的转移。
难信任的机制造成的“数据孤岛”
传统智慧城市建设聚焦信息技术在各业务领域应用,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不足,产生大量“信息烟囱”与“数据孤岛”,制约了信息手段效能最大化发挥。
因此,信息技术逐渐从业务应用向发展理念下沉,从单点布局向全局规划拓展,从垂直打通向横向整合延伸,然而,当前主要依靠第三方背书的信任机制导致城市数据难以高效、有序、低成本流动。
融合了点对点网络、数据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区块链创造性地建立起以技术本身而非第三方主体为背书的信任机制,为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信息安全隐患造成的“群众抵制”
不说智慧城市,当当只说大数据,由于信息安全,在现实应用中就颇受争议。再加上智能家居——这个收集用户资料的“小间谍”,这样的组合令人生畏!
有人说:为了便捷的生活,牺牲隐私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说:便捷的生活,不应该建立在侵犯他人隐私的基础上。
便捷与隐私,似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如果在最初信息采集时,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及时处理,只有权属人及其授权人才能够获得。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结合其他高新技术的智慧城市,将在不损害用户隐私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生活。鱼与熊掌,皆可得!
未来,随着区块链及其配套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其在数据生产、采集、处理、传输、存储、挖掘利用、收益分配等各环节的助推与保障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既能有效推进城市数据的共采共享与可信流转,又能充分保护数据安全与收益权。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应用将强有力地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欢迎关注并留言给M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