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助阵智能电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云计算”(CloudComputing),自从2007年诞生以来,已经得到了业界高度的认可。这种网格计算、虚拟化、SOA和容错技术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而成的新方法,在短短的两三年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目前,“云计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张,硅谷已经涌现了上百家“云计算”创新企业,一切如同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时的情形再现。
“云计算”:全新的商业计算模型
这种新的商业计算模型,之所以称之为“云”,是因为其具有现实中云的特性:云一般规模较大;云的规模能动态伸缩;云的边界是模糊的;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无法也无需确定具体位置,但确实在某处。“云计算”也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伸缩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的特点。
简而言之,“云计算”的模式就像从单台发动机供电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也就是其计算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自来水和家用电那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云计算”公认的定义,其核心思想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这种资源池称为“云”,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云计算”可以将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专门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的参与。
“电力云”: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强交强直、先交后直”的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建立,全国电力系统互联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正在演变成一个积聚大量数据和信息计算的系统,这也给目前的系统运行与高级分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针对电力系统当前面对的问题,建立电力系统的“电力云”体系,最大限度地整合当前系统的数据资源和处理器资源,将可以极大提高电网数据的处理和交互能力,为智能电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共同对各级电网和计算机终端提供数据储存于计算服务。当前,我国已经开始探索“电力云”的模型架构,将集群功能、分布式处理等功能联合起来,通过软件接口,实现各级电网间的基础存储、协同管理、接口服务和高级访问。
“电力云”的建设将显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数据处理中心的功耗,实现终端网络的互联互通、数据信息的及时共享、管理运营的高效安全,改变过去电力信息化中存在条块分割、投资分散、建设分散等造成的重复与浪费,扭转服务器利用率偏低(不足20%)与“信息孤岛”问题,全面提升电网数据处理的效能、效率和效益。
“电力云”以虚拟化资源池的方式使多用户共享设备,以订单方式按需分配资源,建立起统一的存储、管理、访问和计算平台,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高效、灵活、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够很好地适应电网的海量信息存储、处理、交换及实时数据分析。根据测算,“电力云”如果以100万台“瘦客户机”替代台式机,按工业用电0.70元/千瓦时计算,一年电费可以节省大约6亿元人民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万吨。
“云格”:“云计算”的未来
“云计算”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商业计算模型,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业界预测,“云计算”将最终与“网格技术”融为一体,产生新的形式——“云格”。“云格”未来将把一切信息资源封装成服务,实现“云计算”平台之间的互操作和资源共享,并更加容易地共存、共用和互操作,实现紧耦合、高性能科学计算与松耦合、高吞吐量商业计算的融合,使互联网上主要计算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云计算”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优势,彻底改变IT产业的架构和运行方式,一方面在于其技术特征和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压倒性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另一方面,“云计算”的服务设施不受用户端的局限特点,决定了其规模与能力的不可限量。我们可以预见,“云计算”与3G、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度结合、相互支撑,必将更加迅捷、准确、智能、低成本地实现管理与控制,并将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