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纳入智慧城市建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早在2010年,杭州市就在全国率先成立96333电梯应急指挥中心,专门应对突发的电梯事故。下城的光辉岁月小区就是试点之一,部分电梯装有运 行状态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一旦电梯运行出现问题,会自动向后方平台报警求助。去年,该小区的一部电梯曾发生过“卡壳”,从启动应急响应,到通知维保单位 到达现场救援,仅用了几分钟。
这要归功于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的一张电梯物联网。日前,杭州市出台《关于加强杭州市电梯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电梯物联网建设,并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电梯物联网,是指利用传感器或电梯主控制器,不间断地采集电梯日常运行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远程终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电梯故障或事故的智能化管理。
对于联网电梯,只要拨打电梯应急特服电话96333,电脑会自动转接至维护单位;15秒钟内维护单位没有回复,电脑又会自动通知最近的一个电梯救助站;如果再过15秒钟仍没有反应,信息将直接送达在应急中心值班的工程师。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这张网的“效率”。“96333”运行以来,共接到电梯应急处置电话1.7万多个,解救18000多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从以前的40分钟以上下降到14.07分钟,现场实施救援缩短到4.17分钟。
“自动报警和风险预警,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后起到的最大作用。”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负责人说,杭州地区在用电梯有7万多台,接入网络的电梯有3961台,主要是新建小区和人员密集的商场、宾馆、医院、学校等场所配用电梯。
未来,杭州将进一步铺开电梯安全物联网系统,把更多电梯“监控”起来。“我们一方面要求新电梯要纳入智慧管理,另一方面也在研究与运营商的合作,推进存量电梯智慧改造工作。”该负责人说,加装物联网装置已列入电梯维保单位星级评定体系,通过评定星级,帮助用户甄别更可靠的电梯维保单位,从而推 进优胜劣汰。
解读
7万多部电梯,为什么只有不到4000部入网?
杭州电梯新政出台,会改变这种局面吗?
被困电梯,分分秒秒都难熬,可等到专业电梯救援人员赶来,往往要40分钟以上。
而入了96333这张杭州电梯物联网,救援人员平均只要14分钟就能赶到,这样的好事,杭州的7万多台电梯,为什么只有不到4000台响应?
一个字:钱。
目前,老旧电梯联网规模并不大,主要原因是在实际安装设备时,可能会受限于其陈旧的结构或设计而需特殊处理,一般每部电梯的相关费用都在万元以 上,加上后续维保也要费用。所以,电梯的现有维保单位作为相关责任主体,缺乏相关投入的积极性。而拥有电梯使用权的业主,也很难形成明确的共识,要求维保 单位去入网。
3961台电梯为什么会入网,从其构成也很能说明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是新建小区,因为设备较新,资金压力不大,另外,有些开发商还以此为卖 点;还有一部分是医院、学校等特殊公共场所;最后还有100多部,一些是原来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的电梯,其实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新电梯,另一些是 此次列入杭州电梯新政试点,有政府资金补助。
那么,杭州电梯新政出台,这种局面会有所改观吗?
《关于加强杭州市电梯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新建住宅小区电梯要配置电梯物联网装置。各级政府要建立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经费筹措机制、简化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程序,推广电梯物联网改造工作。
此外,针对究竟谁是责任主体的“症结”问题,这次意见也明确:
电梯使用管理者负第一责任,尚未移交的新安装电梯,项目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管理者;
委托电梯维保企业实施维保的,应在签订的合同中明确由电梯维保企业承担电梯维保质量和运行安全责任;
我市智慧经济的发展“提速”,以及电梯安全管理法规的深化,将为电梯联网提供更强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所以,杭州电梯新政,一定会让杭州的电梯使用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