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设备人机接口——手势感应能否hold住全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HS最新研究报道显示,随着新兴的虚拟现实、扩增实境、智能手表、智能电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应用的导入,手势感应控制(gesture sensing control)将有机会继触控面板之后,在未来成为这些智能设备重要的人机接口。以所有直接的、或是潜在可以做为手势感应操控接口的技术总计而言,2015年将有机会比2014年有10%的增量,预估可以达到18亿的出货量。IHS研究表明,虽然触控面板已经成功地导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应用上,但是在一些新兴的智能设备上,触控面板却未必是最合适的人机接口,因此,手势感应控制有机会填补这一空白。
IHS触控和用户接口研究总监Calvin Hsieh表示:“手势感应控制的导入不会对触控面板造成排挤和竞争,反而这两者可以各自找到合适的应用情境,甚至相辅相成。例如:智能电视的使用情境里设备与用户之间存在着手指无法触及得到的距离;扩增实境和虚拟现实的使用情境上不利于触控面板操作;智能手表的面板太小不方便触控、但太大又失去可穿戴性的意义;一些新兴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可能连显示屏都没有。因此,手势感应控制将会在这些应用上找到切入点。”
手势感应技术的崛起
由于各类智能设备的使用情境与需求不同,造成用以达成手势感应控制的技术相当繁多。有些仅支持简单而特定的手势以下达操作指令,但有些技术除了可以辨识手势或肢体动作外,还可以如同拥有人工视觉(machine vision)般,建构被感测对象表面的立体深度图(depth map),而不仅仅只是侦测相对距离而已。这类技术利用光学原理与视觉辨识算法来进行手势与3D立体深度视觉辨识,自2010年起已经在家用游戏机上大放异彩。过去以控制器为主的手势感应控制人机接口,正在逐渐地被这些新一代的、徒手使用的(使用者不需手持控制器)技术所取代,像是飞行时间法(time-of-flight)、立体视觉法(stereovision)与结构光法(structured light)等;预估这类技术于2015年,在所有用于家用游戏机的手势感应控制技术中,将占有约66%的份额。
此外, 在2015年时,英特尔(Intel)也已经将RealSense的感应模块商品化、导入笔记本电脑中,使得具备手势感应控制能力的笔记本电脑在出货量上,预估将会比2014年有43%的成长;而且3D立体深度视觉辨识也将取代过去简单的2D网络摄像头技术(webcam)。RealSense的平板电脑版本也将在近期可以成熟导入;不同于笔记本电脑的版本,其视觉测量等3D立体深度视觉辨识将会开启全新的应用,而Google的Project Tango也有异曲同工之妙。IHS进一步预测,如果未来的Apple TV能够善用苹果公司(Apple)于2013年并购PrimeSense时所得到的结构光技术,那么将会为智能电视掀起新一波的人机接口竞赛。
Calvin Hsieh补充道:“随着2006年任天堂(Nintendo) Wii的出现,大众开始了解到手势感应控制技术;即使当时需要配合手持控制器、而不是徒手进行,手势感应控制的直觉与趣味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将近十年过去了,手势感应控制很有机会继触控面板之后,成为另一个智能设备上重要的人机接口。不过在这之前,手势感应控制技术还需要在组件、算法等进一步地完善,证明这些技术不仅是新鲜有趣而已,同时在实时性、正确性与便利性上,都能满足用户对人机界面的期待。另外,软件应用端的创意开发、多样性也将左右手势感应控制人机接口未来的渗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