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1兆美金,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5 年时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高达 270亿台、市场规模达到 11兆亿美金。对新创公司而言,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有如一只小蚂蚁走进巨大的糖厂,令它目眩神迷不知所措的是: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只要说到物联网的未来,就不免提到两个数字:
1、2025 年时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高达 270亿台
2、市场规模达到 11兆亿美金。
这两个数字出自市场研究单位,准确性本来跟预测 30 天之后的气象接近,值得参考,但不必当真。
对新创公司而言,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有如一只小蚂蚁走进巨大的糖厂,令它目眩神迷不知所措的是:该从什么地方咬第一口?
这两个数字也许会有误差,但我们更应该留意两者的比例,如果 270 亿台 物联网设备能创造 11兆美金的市场。
这11兆美金包括那些项目?
● 从硬到软的物联网垂直组合
从垂直角度来观察,物联网产业大致由以下四个的领域组成:
1. 硬件 。主要是五花八门的物联网设备,以及相关的通讯设备。打开一个物联网设备,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感测 IC(压力、温度、气体成份、光线)、通讯 IC(Wi-Fi、Bluetooth BLE,ZigBee, Z-Wave、NB-IOT)、微控 IC(microcontroller)、机械零件、固件、外壳等。用比较宽松的估计,硬件售价大约 10% 左右。
2. 系统组成、架设与维修 。除了消费者个人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外,多数需要系统集成公司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负责架设,然后提供未来的维修工作。在美国一般这类费用跟硬件相当,因此大约也占 10%,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3. 从设备端、中间端、到后台管理的各式软件 。每一个物联网设备(特别是可穿戴设备)都少不了应用程序,许多设备间要能够互通讯息,交换资料,也需要中间软件(middleware)。一家企业管理庞大的物联网网路,自然也需要新一代的企业软件,跟现有的 ERP 软件挂钩,协助企业经营和决策。这是附加价值极高的产业,粗略估计应该占物联网价值链的 30% 左右。
4. 资料分析、管理与监控 。物联网要能蔚为潮流,使用者必需真正得到好处,其中不只是增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翻转企业运营,颠覆商业模式。未来要能做到资讯等于资源,销售与工厂零落差,就必须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随时随地能在海量的资料中萃取出有用的资讯,即时处理。这个领域附加价值最高,也是物联网最主要的成长动力,至少会占到 50% 的比重。
● 铺天盖地的物联网水平应用
从水平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应用的领域从跟人最接近的穿戴式设备,到隐藏在城市、工厂、公共设施各角落的各种设备,从近而远,可以用下图显示,基本上物联网涵盖了人类社会的食衣住行育乐种种活动,拥有无孔不入的潜力。
以下就这五个水平市场,简单探讨我们的机会。
1. 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服装、智能眼镜、智能袜、智能鞋、智能戒指等。如今小米在可穿戴装置已成气候,而且积极进行各项转投资,企图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移动帝国,给其他企业带莫大压力,然而若干小众却专业的的市场,例如针对保健、检测、医疗的可穿戴装置,如果产品定位精准,应该可以出现一些小而美的惊喜。
2. 智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载系统、智能机车等。中国在这个领域里要有所发展,如果能跟欧美车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借力使力,可能是一个比较省力的入手点。
3. 家居:消费在家装置物联网的动机不外乎方便、安控和节省能源,但是各个地区文化、家居生活型态迥然不同,都会和乡村的使用模式也大有差异。例如智能家电、智能厨房、智能监控、智能照明、智能锁、智能温控、智能家居系统等。
4. 智慧城市网:中国大小城市充满活力,市政措施也勇于创新,是物联网技术可以一展身手的竞技场,累积足够的经验后,也有到国际舞台发展的空间。应用如智慧交通、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能环保等。
5. 基本建设网:其中最大的机会是工业网,这也是美国 GE 公司或德国工业 4.0 推动的主轴。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发达,物联网工业网势在必得。
多数人对于中国发展医疗网的前景寄以厚望,中国正在推进全面医保,医疗保健制度日趋完善,确实有许多发展空间。
另外,智能电网是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网,欧美先进国家都大举投资,改善电网结构,未来电力的机动调度和物联网将紧密结合。
● 思考物联网,为中国未来做体检
物联网是一种未来社会的生活型态,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越能及早规划以物联网 为骨干的未来社会,看清楚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对治方案,就越有发展物联网 产业的能力,两者必然相辅相成。
但是物联网影响社会生活的层面太广,从衣食住行育乐到生老病死,从社会安全、人权保障到社会互信互助,从民生、经济、法律到政治。思考未来 物联网 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寻找利多弊少的最佳发展途径,等于是为中国的未来做一个总体检。中国究竟像一位 20 岁的年轻人,愿意拥抱改变,追求不一样的未来?还是像一位 60 岁的临近退休人士,唯恐失去手中所拥有的现状,因而不知如何面对未来?透过思考物联网这样的模拟体检,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