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危机》韩国打造智慧农场 全球暖化中找契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暖化效应下,位处温带的韩国,作物种类意外增多。然而,韩国不敢轻忽极端天气,运用科技,打造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和智慧农场,尽可能降低损害。
走进韩国济州岛的东门市场,放眼望去水果摊的主力商品,正是当地闻名的橘子,像是蒂头凸起、象征汉拏山峰的特选品,不同品种有大有小,就算非产季 一年四季都能供应。
传统市场水果摊商朴钟酒说:“温室橘子比较贵,比起户外种植10月到2月产季的橘子,价格大约会多出六成,还是一般产季的橘子销量较好,主要原因还是价格便宜。”
温室技术增加橘子产量,但也提高成本,更反映出韩国农民面临气候变迁的忧虑。
济州岛橘子农金大勋:“农业灌溉用水不如降雨平均,加上农业用水又要花钱请人,不如想象中容易,无法达到正常下雨的效果。”
2016年的旱象让农民记忆犹新,加上全球暖化效应,地处温带地区的韩国不少作物的耕地,必须往温度较低的北部挪移,降低病虫害的冲击。
韩国农科所农业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李锡荣说:“我们发现到一些状况,特别是稻米和黄豆,在气候变迁下出现变化,高温限制了土壤肥沃度,导致去年流失许多种原。”
气候变迁冲击农业势不可挡,韩国农业部门农村振兴厅RDA下设的多个研发机构,整合跨单位资源,不只积极研究气候变迁的可能威胁,多管齐下发展气象预警系统,并且改良种植技术,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之外,逆向操作发现契机。
韩国农科所气候变迁与农业生态科科长张银淑说:“韩国过去一百年,平均温度上升摄氏1.8度,是世界平均0.7度的两倍,因应气候变迁,我们正透过多重研究寻找对策。”
韩国暖化对策研究所研究员金千焕说:“由于全球暖化的缘故,我们也在研究亚热带、热带国家的农作物,在韩国能否成功种植,看看是否有市场竞争力。”
韩国农业研发机构在济州岛打造多座温室,透过温控设备,种植木瓜和咖啡等多种热带和副热带作物。
seedream是开始试用大数据的智慧农场,可栽培期间是一般农场的两倍,生产量是一般农场的三倍。
找出路的同时,另一头的研究区,室内货柜设定日夜温差,模拟气候变异对高丽菜、白萝卜和辣椒等作物的影响。户外设置自然日照的仿真高温环境记录作物变化,还有韩国家庭必备的泡菜原料白菜,则是身兼土壤吸水力的研究样本,充分运用科技辅助农业。
韩国农科所农业气象研究室室长沈教文说:“点选、然后进入指定的农地,这块农地种植的是甜桃,现在系统显示干旱预警,提醒农夫提早准备照顾作物。”
极端天气的频率升高,韩国在2013年进一步设置农业气象早期预警系统,可针对单一农地提供十天气象预报,并依作物属性交叉比对晴雨温度,提出风险警示,精确程度仰赖的是这一系列精密的测量仪器,每五秒抓取一次资料,目前在十个县市的田间完成设置,预计在2020年全面普及。
韩国政府提升农地效能,提倡友善环境,大手笔投资民间企业近人民币1560万元,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在农业大镇打造第一座智慧农场。
位在忠清南道扶余郡的这座人工智能农场,种植12000株哈密瓜,透过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1800坪只要三个人管理,人力十分精简。
seedream农场现在是三个人管理,未来目标是降至一个人。
Seedream智慧农场执行官郑在辰说:“一般土地、农场,栽培期间只能从三月到九月,智慧农场可以从九月到来年七月,有十个月的栽培期间,生产能力比一般农场高出两倍到四倍,农家所得可以提高。”
智慧农场不喷洒农药,回归自然农法,韩国还有一群女性农夫土法炼钢,从2008年开始找回老奶奶的种子,守护韩国粮食的原生物种。
韩国女农协会扶余支部教育部长辛知娟说:“现在气候变化很大,在扶余郡也有降雨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适合种植我们的土种,外来种反而不适合在气候变迁下,土种比外来种有优势。”
扶余郡是南韩的农业大郡,务农人口近五成,Seedream打造的第一个智慧农场便位于此。一千八百坪的温室内正种着满满的香瓜,温室设有仪器感应温度、湿度、降雨量、积雪量、日照等。
韩国女农协会扶余支部土种部长金基淑说:“我们的设备不足,像是欠缺冷冻库,保存种子是最困难的部分。”
韩国国家种原库首度开放国外媒体造访,展现保种育种的决心,保存的种子包括主要作物稻米,以及原生黄豆等大量粮食、园艺作物。同时集结亚洲多国的种子,长期存放,扩充种原数量和多样性。
韩国农科所农业生物多样性中心主任李锡荣说:“我们拥有全国保种的系统,这边的主要任务是保存干燥种原。”
除了短中长期的冷藏库液态氮储存方式,特别设置摄氏零下80度的基因库,以液态或干燥的试管保存,确保粮食安全,截至六月底,国家种原库的数量逼近28万种,加上产业辅导,已经让韩国成为全球种子产业的重镇,更掌握粮食种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