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传感器的市场化成为物联网爆发成长的关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通常企业为了提高营运效率而决定部署物联网(IoT)解决方案时,管理阶层会雇用系统整合业者进行开发和部署,建立自有的点对点解决方案。系统整合商会架设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汇入软件,整理出有助企业决策的信息。
企业IoT解决方案未来可望将传感器与资料分析部分予以委外。
据SemiWiki报导,小公司由于规模太小、技术部署不够广泛,因此很难进入市场竞争。然而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企业自有系统未必是最具经济效益的选项,例如1990年代的本地服务器如今多数移转至云端。如果将物联网分成感测、数据分析、决策三大区块,其中最可能被外部系统取代的就是感测这部分。
一家小公司可以在城市周遭部署环境传感器,买方只要付费就能存取输出的数据,省去其他人开发并部署此类传感器的必要,因为具有价值的不是传感器,而是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分析出来的有用信息。
这好比许多企业的环境绿化也采用委外方式,只要支付固定金额,外包公司就会负责提供并维护整个公司的植物,轻松打造绿意盎然的办公空间,而不是用来购买植物与土壤。传感器也一样,公司需要的是数据,而不是传感器本身,所以会愿意交由传感器供货商负责安装和设备维护工作。
传感器又可分为自用(captive)与自由(free)传感器,前者将数据串流到预先设定好的目的地,例如公司的环境传感器仅供该公司使用,后者则是将收集到的数据提供给任何愿意付费取得的客户。
自由传感器需要中间人帮忙处理交易,因为这些传感器或数据供货商的规模还没有大到可以自行处理交易,就好像Google广告的代理模式,任何网页所有人都可以向Google这个中间人注册,向有兴趣在其网页刊登广告的公司兜售,若是没有Google扮演中间人,网页所有者将很难从网页内容获取收入。
另一个可能被取代的部分则是数据分析。在可用传感器及数据转换技术普及之前,企业只能在内部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等到传感器及资料转换技术更加普及化时,企业就可以省下开发及维护系统的内部资源。唯一不可能委外的则是决策流程。
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部署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若是自由传感器这样的商业模式无法普及,物联网市场就不太可能出现爆发式的成长。此外,区块链技术一旦普及,将可免除中间人角色,加速物联网的采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