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匹配婚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热播剧《南方有乔木》中有一个桥段很有意思:南乔的姐姐南勤遭遇感情危机,姐妹俩在聊天时,南勤说,刚结婚的时候丈夫说她是最值得信任的伙伴,她将此看作这是最甜蜜的情话;婚后多年丈夫忙于工作不着家,每次对南勤说“你知道,你是我最信任的伙伴”时,南勤觉得这种“搭伙过日子”的婚姻实在灰暗。
“搭伙过日子”,如果放在时下流行的“大数据体系”中来考量,《南方有乔木》中的这对夫妻应该算是大数据统计之下的“合格产品”吧。两人的学识和家庭背景以及各项外在条件都是匹配的,婚后两人也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吵过架,可是这看似“合格”的婚姻却面临“召回”的风险。
剧中人的故事当然和大数据无关,只不过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现实光景里,“婚恋也靠大数据”的论调越来越流行。婚恋交友节目通过分析男女嘉宾个人微博、浏览的网页、喜欢的电影等网络足迹,来分析其恋爱观、婚姻观、性格习惯等,基于此对男女嘉宾进行匹配。一些基于大数据的婚恋App也纷纷上线。基于此,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近2000名处于适婚年龄的单身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9%的受访单身青年看好大数据在青年相亲交友领域的应用,77.9%的受访单身青年有兴趣使用大数据。
客观说,必须得承认大数据的便捷。比如,通过对年龄、身高、学历、地域等很多细分项进行筛选和匹配,大数据已经为男女双方筛选掉期待值以外的人选,快速提供符合用户期待的对象。这种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许会提高适龄男女的婚恋效率。
但我依旧不太接受涉及情感的内容和“计算”挂钩。婚恋确实需要对等的匹配,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也算不上糟粕,学历、薪水、对方家庭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看得见的这些外在条件,也是很多人在谈婚论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可事实上,在婚恋过程中,这些外在条件是否匹配是否合适,是最容易解决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真的需要劳驾“人工智能”吗?
77. 9%的受访单身青年有兴趣使用大数据婚恋交友平台,对技术的依赖真的能提高婚恋成功率吗?未必。外在的条件匹配是否合适一眼就能看穿,内在的精神气质是否搭调,这才是婚恋中最考验双方的难题,而这个难题,大数据无法解决。关键的核心的难题解决不了,又如何能提高婚恋的成功率呢?婚恋“市场”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年轻人如此看好大数据技术平台,也许和他们拙劣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关。在中青报的采访调查中有一个细节,北京某央企员工张然(化名)曾多次给身边的同事朋友介绍婚恋对象,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对象。张然认为认为,大数据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想想实在可笑,人,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另一半,机器能告诉你适合什么样的另一半?!
并非排斥技术对生活的侵入,只是涉及到情感、人心的范畴时,还是少谈一些“技术”为好。大数据可以快速得处理信息,但人的情感机器、数据等人工智能是无法“计算”“分析”出来的,当技术过度侵入情感,人心的温度也许会冷却,情感也将变得更加苍白。看过一档综艺节目,一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清华才女在节目中说,因为自己的专业关系,特别在乎“效率”。母亲给她发微信常常发语音,她抱怨母亲不发文本消息,耽误了她的时间。可是后来母亲告诉她,发语音是自己眼睛不好使,对着闪闪发亮的屏幕敲文字眼睛实在太难受了,只好发语音。这位清华才女很内疚对母亲的粗暴指责,她感慨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精密的计算来捕捉信息,但它计算不了人的情感,体会不到人的用心。
母女日常交流如此,婚恋交流何尝不是如此。很难相信,一个连找什么样的对象都不清楚的人,能通过“大数据”的计算寻得幸福。或许,那些看好大数据相亲交友平台的男女,都是爱情速食主义者吧;或许,他们在寻找的只是过日子的搭档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