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大数据技术为流浪者寻找亲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广东省民政厅19日发布消息称,该省于2018年1月15日在全省部署开展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寻亲返乡”专项行动,通过DNA信息库、人口失踪库、人像比对系统等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开展寻亲。
截至今年4月30日,广东共为4392名长期滞留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成功寻亲。
当天,广东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开展2019年“开放日”活动。参访人员参观救助生活区、教学区、开放功能室和国防教育基地等区域,实地了解受助少儿的生活学习环境。
活动当日,恰逢两名受助少儿的家长们前来中心办理认亲手续,接回走失多年的孩子。
女孩小林6岁时因被父亲打骂而逃出家门,在2010年12月从东莞市救助管理站转置到中心。在工作人员的照顾和培养下,小林在中心接受了“类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弹得一手好古筝,还是广播站站长,在各种活动中担任主持人。
多年来,工作人员通过在网上发布寻亲公告、与公安部门及新闻媒体沟通协作等方式帮小林寻亲,还多次带着她赴东莞市厚街镇实地指认寻亲,但由于父亲不在原居住地,寻亲工作一直未有进展。
2019年5月23日,来自云南的李书兰通过厚街镇派出所主动联系中心,称小林是她与王世金的女儿。近日,通过采集DNA配比,确认了小林与李书兰、王世金是亲生关系。
2002年出生的男孩小楠在2011年6月和亲人走失后在公园流浪,于2013年辗转来到中心接受救助。由于患有神经疾病,中心多次把他送到医院治疗;期间,中心工作人员一直帮他寻亲。
通过辨别口音、仔细询问地名和饮食习惯等信息,工作人员逐步将范围锁定在贵州和云南地区,经过排查筛选和寻找,最终与小楠的母亲李会琼取得联系。
认亲现场,小林握住母亲的手,小楠与父母相拥而泣,收获了久违的亲情。
广东省民政厅于2018年1月15日在全省部署开展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员“寻亲返乡”专项行动,全省各级救助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健全滞留人员信息台账,健全专业寻亲服务队伍,协调当地公安机关,借助全国人口信息系统、DNA信息库、人口失踪库、人像比对系统等大数据比对技术等多种方式开展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