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昌大数据构建风控模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目前出台的打击恶意逃废债的相关政策上看,监管主要集中在逃废债信息的上报,披露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存有侥幸心理的借款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帮助机构降低催收难度,提高回款率。同时恶意逃废债人员的信息共享,也防止多头借贷的发生,避免引发更高的风险。
近日,网贷之家以披露的超19万名恶意逃废债行为人作为样本,从年龄、地区、逾期金额、逾期率、逾期天数、是否失联等六大维度对恶意逃废债行为人进行画像分析,刻画该类人群的行为特征。网贷之家分析指出,27-37岁年龄阶段人群面临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消费压力,借款需求较为旺盛,借款人基数大;但因工作年限相对较短,自身资产实力不强,该年龄段人群出现逾期的数量也就较多。
分析发现,恶意逃废债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7-37岁,主要分布在河南、广东、山东、四川等人口大省,逾期金额主要在1-5万元,过半恶意逃废债行为人的逾期率在60%以上,近6成处于未失联状态。78.5%恶意逃废债行为人的逾期金额在5万元以内,恶意逃废债行为人有57.45%处于未失联状态,通过有效合规的催收途径,将或能帮助出借人挽回部分资金。
自网贷行业2018年中期风险集中爆发后,恶意逃废债现象在网贷行业愈加严重,一些网贷机构的借款人甚至故意逾期不还款、传播平台负面消息、有组织地对抗催收、等待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这些逃脱还款义务的“恶意逃废债”行为对行业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为了打击恶意逃废债,监管部门、司法机构以及相关平台在2018年8月以来,也频频发布或开展关于恶意逃废债政策及相关座谈会议,打击力度持续加码。
打击恶意逃废债,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监管部门、从业机构、网贷借款人,是突破恶意逃废债防线的关键三角。平台层面,加强风控,做好贷前尽调、贷中实时追踪、贷后合理催收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或相关征信系统上报逃废债数据,从源头上减少恶意逃废债的发生;同时也积极响应监管政策,报送逃废债数据,再由相关机构将数据接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进行数据共享。
以网贷从业机构恒昌为例,去年8月9日,北京互金协会与恒昌等27家网贷平台联合发布了网贷行业共建社会信用体系联合声明,声明强调与投资人共同对逃废债行为人追究到底,并将联合社会诚信体系抵制恶意逃废债行为人及失信关联人,推动对恶意逃废债行为人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
今年2月,恒昌又在第一时间向协会提交了第一批逃废债名单,随后,再次联合协会和其他成员,公示了第二批、第三批逃废债名单。同时,恒昌还整合了目前网上公布的包括北京互金协会等的13个平台的逃废债名单,通过OCR识别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创建了逃废债黑名单库,并加入到风控流程中,打击多头借贷,阻断逃废债客户,同时和平台现有客户进行匹配,针对逃废债客户实行针对性的催收策略。此外,为了有效防范平台风险,为用户构建安全防火墙,恒昌还通过多年积累下来的大数据优势,构建风控模型,并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知识图谱等应用于业务的各个环节。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贷前高效反欺诈、贷中对借贷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实时提醒用户还款,贷后进行有效的逾期管理,并对失联人员信息修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恶意逃废债严重影响金融秩序和环境,不利于我国信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刻不容缓,相信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善,再加上相关监管部门与平台的有效配合,恶意逃废债现象终将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