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无人机+大数据改变未来农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9中国科创资本高峰论坛”11月8日在成都举行,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彭斌发表了题为“无人机+大数据:农业科技里的机会与陷阱”的演讲。极飞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极飞科技P20无人机打药的效率约是人工的60倍,相比拖拉机节省30%的农药和90%的水;并且由于是从空中进行喷洒,作业过程中也不会对作物本身造成损害而减产。
“大部分的农作物种下去之后,在收割之前,全部是人用双手在管理农田的,例如水肥施洒、封闭除草、化学控制、害虫杀灭等流程。农田管理的环节十分粗放,并且由于不精准而导致的过量施药施肥,都给土壤和人带来不利影响。”彭斌表示:“农民需要有更精细的管理工具,这里面有科技的机会,无人机就是其中的代表。”
彭斌表示,随着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情况日益加重,农村用工难现象日渐凸显,对可替代劳动力的智能化设备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逐年攀升,但管理环节机械化水平仍旧停滞不前,农民缺乏有效的植保机械,大多还依赖手动方式进行农田管理。
彭斌认为,在劳动力不足、农田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科技就有了机会,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播种、撒肥料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未来,由数据生成的处方图是农田管理的核心所在,而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是无人机。”彭斌说道。
粗放管理的农田里有科技的机会
在主旨演讲中,彭斌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市场的现状:
一是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情况日益加重,农村用工难现象日渐凸显,对可替代劳动力的智能化设备需求越来越大。
二是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逐年攀升,但管理环节机械化水平仍旧停滞不前,农民缺乏有效的植保机械,大多还依赖手动方式进行农田管理。
三是农业生产环节“耕、种、管、收”中,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耕、种、收”仅占农民约20%的劳作时间及40%左右的生产成本构成,而“管”则占近80%的时间及约60%的成本。
数字农业未来可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建设工作。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作出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纲要,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智能农机、推进电子化交易,改造升级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加强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研发等。
那么,对于农业科技公司来说,数字农业的建设将带给他们哪些施展空间?
彭斌提到,农业科技公司在发展数字农业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农业比较贫瘠,如果农业科技产品不能给农户增产或者是降本,例如提供1000块钱的设备,不能够帮农户降低1000块钱以上的成本,农户就不会购买。这给农业科技公司带来了挑战。”彭斌说道。另外还有数据采集的难度问题。“农业十分复杂,影响农业生产过程的可能有一百、一千个维度,但目前无人机等设备能采集到的数据维度还比较有限,还有历史维度、时间维度等。我们怎么样让数据在农业里面能够决策、生产,还需要更有效率的方法。”彭斌表示。
彭斌提到,首先是建设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利用测绘无人机拍摄农田高清地图、架设农村高精度RTK导航网络等;二是研发自动化农业设备,如利用植保无人机替代传统农业植保方式;三是连接土地、作物、农民与消费者,利用农业物联系统辅助农业生产决策,帮助农业生产者更科学地管理农田,让农作物生产过程全程可追溯;四是培育农业AI技术,利用无人机及监测设备收集农田数据、智能识别、预测农田病虫草害、形成农田病历本等。
“未来,由数据生成的处方图是农田管理的核心所在,而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是无人机。”彭斌说道:“未来的数字农业,无人机与自动化农机将成为主流,多样性与可持续性将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