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尚幼” 移动医疗或成潜在突破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家电企业等巨头的跨界融合,经过几年的沉淀发展下来,2014年得以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使得不少人为之侧目。然而,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智能家居行业仍然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此,众多业内人士也在一直不断地寻找突破口,以至于近段时间来,“智能硬件”、“平台”、“安防”、“医疗”以及“互联网+”等词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智能家居领域。
现状
寻找突破口“小伙伴们”一直在坚持
近日,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当下,各大家电厂商都忙着与互联网企业结盟。就海尔、阿里以及魅族而言,2013年,阿里巴巴22亿元战略投资海尔。3月,阿里5.9亿美元战略入股魅族。三家基于资本纽带结成联盟,并且宣布将共同打造智能生态圈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看上去这是一个最靠谱的组合,海尔是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负责制造和物流。阿里是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负责系统和后台数据;魅族手机则可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个入口。
但就是这个最被外界看好的联盟,其结构也比较松散。海尔从去年开始一直在雕琢一个叫做U+的智能家居平台,已经先后与百度、京东、360等互联网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同时海尔还加入了苹果主推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并且是该平台上唯一的中国家电企业。在今年的家博会期间,海尔一口气推出了U+平台上七个智能生态应用场景,包括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这其中只有娱乐部分出现了阿里的身影,就是海尔阿里智能电视。而阿里这边也一样,在“情定”海尔之后,仍然同时与美的空调以及创维、康佳、长虹等保持着“暧昧”,想要把它们拉入自己的智能家居体系。
此外,还有关于美的和小米的合作。据了解,2014年年底,小米12亿元入股美的,双方当时宣布的业务合作方向里包含了智能家居领域,但是具体合作计划“语焉不详”。
其实从2014年年初开始,美的就大刀阔斧地向智能家居厂商转型,宣布要在三年内将生产的产品升级为智能家电,并且投入重金研发智能家居平台和系统。而小米对智能家居市场的热衷更是显而易见,从手机、电视到路由器产品,智能家居入口的布局可谓完善。不过在家博会上,美的宣布其研发的M-Smart智能家居平台将全面开放,并面向全行业推出单价仅为10元的智能模块,家电产品有了该模块之后就能互联互通。可问题是,智能模块和低价这两件事情,应该是小米更擅长的。
综合而言,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家居行业内目前其实早已形成了智能家居市场各品牌为了卡位各自混战的乱局,乍一看,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也暗示着智能家居企业一直在努力地寻求突破。
据了解,自2014年初google收购nest引爆智能家居市场以来,智能硬件、平台先后被业内人士认作为是行业的突破口。然而,经历了一年时间的发展,事实证明,似乎仅仅通过智能硬件或者平台难以实现行业的突破性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想法。
“在智能家居行业普及的道路上,平台和智能硬件二者缺一不可,智能硬件大部分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改造的对象一般是电子设备,例如电视、空调、冰箱和其他电器,这些家用传统设备在一、二线城市的小区住宅中普及率已接近100%,智能化之后,这些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而平台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智能硬件联系起来,最终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从而具备大数据、远程控制等附加价值。 无论是以平台还是智能硬件作为突破口,二者都各具优势。”日前厦门狄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狄耐克)副总经理赵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另外,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恩)副总经理刘洪也表示,智能家居行业的突破口仅仅依赖于两者之一是行不通的。 “产品是否能被市场所接受,其根本在于用户体验以及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如果一个产品或是一个系统无法给用户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变,那它只是一个玩具,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搁置,不会长期使用及在线活跃。”刘洪强调。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智能家居行业的探索到此终结。近段时间来,经过了2014年的喧嚣炒作,智能家居行业终于进入了务实阶段,不再围绕那些所谓的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而是围绕用户的“痛点”展开激烈的角逐。以至于一时间里“安防”、“健康硬件”、“医疗”“互联网+”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智能家居的版图之中。
分析
移动医疗占领战略高地 或将成为“新入口”
众所周知,智能家居产品之所以难以普及,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法刺激到用户的“痛点”。可是用户的“痛点”究竟在哪儿呢?显然,通过手机APP简单的控制家用电器的方式是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
“目前在深圳从事智能家居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有几千家,然而,大多数企业仅仅能实现简单的控制家用电器自动开关以及远程控制等。说句实话,像类似于这样的产品,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往往可有可无。而事实上,用户往往是不愿花钱买这样可有可无的产品的。” 深圳市商智通安防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智通)研发总监陶华清告诉记者。
到底什么样的智能家居产品才是用户所需要的呢?据记者调查发现,近段时间来,由于人们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为此,一些企业将健康硬件以及环境监测作为突破口,并将其列为企业未来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目前智能家居还处在“碎片化”阶段,企业所作的任何尝试性探索都是值得鼓励的。只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作为“安防之都”的深圳,聚集了一大批智能家居企业,为何一直以来并没有将安防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突破口?亦或是,为什么安防这一概念始终未能在智能家居产品上得到体现?
民用安防市场成熟度不够
民用安防产品有多重要?有些人将之比作保险,认为出事了有用,没出事则无用武之地,而这种想法也常常会形成一个错误的逻辑:一般都不出事,所以实际上没什么用。
这与不少美国家庭的想法差距很大。根据美国家居公司劳氏公司(Lowe’s)的2000人调查报告显示,62%的美国人选择智能家居的目的正是出于家庭安全考虑。而且,从用户的需求和智能家居侧重的功能出发,安防产品虽不能算是“刚需”,但却是最接近“刚需”的,在智能家居中更具必要性,因而作为突破口也应当顺理成章。
面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欧瑞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江华。据他介绍,一直以来,安防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建设项目中,具体应用到家庭的安防设备少之又少。尽管近几年来安防民用化市场正在逐步打开,但是,要实现全面普及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近十年甚至几十年内是难以实现的,因而,作为专业从事智能家居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而言,自然是不愿意将行业的突破口放在安防这一块的。
“至于那些从防盗报警行业转型而来的企业而言,尽管目前类似转型而来的企业不少,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安防或将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突破口。但是,众所周知,智能家居产品是非常讲究个性化的,这些转型过来的企业要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说,就目前情况来看,将安防认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突破口为时尚早。”李江华补充说道。
据了解,如今的民用安防可以说是一个着实的潜在市场,但是对于厂商来说,这个市场面临的挑战也同样不容我们忽视。相比于更加“豪放”的平安城市建设项目,民用市场的买家似乎有着“自己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对长期面对政府项目的厂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对于一些价格或者性能上的细节来说,可能我们看似无所谓的方面却是用户非常在意的。面对更加“零散”的需求与价格底线,我们面对这部分市场注定要更加的严谨。否则,一旦这块市场逐渐在我们的兴奋与大意中萎缩,恢复起来可就不是什么容易事了。
面临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两大问题
如今,在逐渐蓬勃兴旺的智能家居市场,各种层次、优劣各异的产品频出。对此,国内某知名厂家负责人表示,一个是功能上有所不同,同样是声称“智能家居”的产品,控制设备的数量有差异,有的虽然可以遥控,但不能智能化地根据人体舒适度调节温度。此外,无线技术等运用上,是使用稳定性较高的Zigbee技术还是普通的WiFi技术等在成本上也有很大差别。
归根结底,目前这一现状是因为技术落后以及标准不一造成的。然而,这些问题已发生在智能家居产品上,那么,它们是否也同样发生在安防产品上呢?
对此,李江华表示,目前,在防盗报警行业仍然存在行业标准缺失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盲目的将安防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突破口,只会带来更多的技术难题以及利益的博弈,这或将使整个智能家居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而事实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防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强势品牌效应是目前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最大软肋。随着时间的流逝,绝大多数安防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无情淹没。目前安防产品的核心技术都被国外企业所把持,而中国安防企业绝大多数都在走模仿的道路上,产品创新不多,用价格战低成本来赢取小小的利润。且不论该观点是否完全合乎事实,就目前整个安防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近几年来,具有突破性的安防产品或者技术还确实少见。
移动医疗或成潜在“对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只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如今大多数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养品,但是按照科学的观念,这些对缓解人体亚健康状态并没有什么效果。另外,更多的人根本意识不到,或者是仗着自己年轻,身强力壮,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媒体上各种猝死事件的频繁发生,这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而医疗监测设备家居化,将医疗场所由医疗中心转移至家庭,使家庭实现健康的自我管理,完全符合“4P医学”【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医疗理念,能够使普通人尤其是居家老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得到更加细致、安全的个性化医疗服务。”这是李江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李江华说,很多人都觉得,这些家用医疗设备会花费很多时间,也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但是如云血压计等设备采用了ZigBee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人体生理参数(如血压值、脉搏值等)的连续、实时、动态的监测,因为是可穿戴式设计,体积小,携带方便,用户完全可以当作手表之类的饰品一样,戴在手腕上,随时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同时,并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而且也不会如做体检的时候一样,因为紧张或者是别的生理心理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提高检测准确性。
无独有偶,陶华清持相同观点,据他介绍,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的生理数据之后,系统可自动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地处理,然后利用ZigBee通讯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汇总、存储、分析,而系统也会将分析结果通过网络实时传给用户家人的手机或者是另一端的医疗中心,为用户提供独立、健康、安全、方便、持续的人性化健康保健服务,缓解医院压力,促进低成本医疗发展。
“举个例子来说,如今因为营养过剩,以及其他原因,肥胖一直困扰着许多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不管是为了美丽还是为了健康,减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比较而言,减肥的方法无非是那几种,比如说药物、节食、运动,很多医院表示,因为减肥不当,很多人或许体重下来了,但是健康也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血压血糖下降,引发晕厥。而采用云体重计与云血压计相结合,早晚测量体重,系统自动绘制体重变化曲线,云血压计随时测量血压值脉搏值,以保证其一直处在正常范围之内,出现异常便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提醒用户注意身体,降低减肥强度。更不用说,对于一些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类疾病平常没什么异常,但是一旦发作,甚至会危及性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实时检测生理指数,出现异常数据,立刻向社区医院发送求助信息,更好地维护用户的健康。”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家居化医疗设备能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但是基于技术限制,目前完全依赖于家居化医疗设备还是不行的。“目前,我们已经把一些自主研发生产的传感器应用于阳澄湖的大闸蟹饲养,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在动物上取得突破,最后将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人类。”陶华清告诉记者。
据了解,智能家居医疗监测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我国如今正在大力推广社区家庭医疗服务建设,该技术将会在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互联网+”战略升级
智能家居进入爆发前夕
什么是智能家居?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这只是个既熟悉又朦胧的字眼。不过,随着“互联网+”战略升级,在大批家电制造商、互联网公司眼中,智能家居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有“万亿级”前景的市场。近日,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中国家电博览会上,无论是海尔、美的、老板等传统家电大佬,还是京东、360、乐视等互联网新贵,都通过推出智能系统和搭建智能平台等方式,参与到这场智能家居大战之中。
目前,在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传统的家电企业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如果说,两年前国内智能家居行业仍处于探索期,那么今年,各大家电巨头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包括海尔、美的等家电巨头,都试图通过建立自己的智能平台来圈地未来的智能家居市场。
据了解,就在2015年中国家电博览会开幕前一天,国内家电企业龙头海尔对外发布了U+智慧生活App。海尔将该App定义为“用户定制智慧生活的入口”,并预计到2020年将有100亿用户连入U+智慧生活App。除了海尔,美的也不甘落后,发布了智慧家居系统白皮书。而这,也是继去年美的集团发布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后智慧家居产品的整体亮相。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坦言,2014年是家电产业的智能化元年,而今年,则是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时刻。作为这一行业的先行者,谁都不想错过这个最佳时机。
从今年的家博会可以看出,智能家居的巨大市场,也吸引了不少跨界商的追随。据了解,今年除了传统企业竞相发力智能家居外,不少互联网新贵也纷纷加入其中,或合作或跨界,只为抢智能家居头啖汤。例如,作为传统厨电巨头,老板电器今年在展会现场搭建现代化的智能厨房,向消费者全方位展示ROKI智能烹饪系统,而该系统也邀请了360、阿里、京东、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参与。除此之外,京东、360、遥控e族、智慧云等智能领域企业也在积极与海尔、美的、海信等家电厂商合作,共同搭建智能家居组合。
在陶华清看来,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参与,是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势在必行的一个趋势。“未来的智能家居时代不是某一家家电厂商、某部分家电群体或者互联网群体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企业的深度协作才能够实现。”陶华清还指出,随着海尔等家电主流厂商的加入,看似“缺少统一标准、品牌混战、价格虚高”的智能家居市场,其实正开始走向规范,其行业标准统一也开始步入倒计时。
据了解,在海尔U+平台发布之前,智能家居行业处于孤岛的状态,既没有同一平台上的合作协调,也没有跨行业的互联互通,更谈不上智慧生态圈的构建。面对“外冷内热”的行业僵局,一些科技企业也曾尝试搭建自己的平台进行尝试,但封闭和片面造就的单品并不能为用户带来智慧生活的完整体验。
对此,家电行业观察员刘步尘表示,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将会形成优势互补,才能让智能家居真正落地生根。据奥维咨询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的整体产值会突破万亿元,其中智能硬件的产值就会达到6000亿元。刘步尘说,要布局如此巨大的智能市场,家电企业必须要告别单打独斗,选择相互合作,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正因如此,海尔和阿里合作、小米与美的联姻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智能家居的百花齐放现状,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任何标准的统一都需要循序渐进,如果海尔等主流厂商不加入进来,即使现在制定了行业标准,也是空纸一张。”
随着海尔U+智慧生活圈开放平台大门的打开,已吸引各大合作厂商加入。它在引领传统家电行业互联网化的同时,也打造出一个以智慧生态圈为标志的智慧生活模式,同时也为将来智能家居的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案例。
趋势
智能家居或将产生五个变化
众所周知,自2014年年初,google收购nest引爆智能家居市场以来,无论是企业商家还是普通消费者都为之侧目。不过,其中最大的功劳并不是智能家居本身的成熟,而是国际“大腕”的推动,谷歌、苹果、三星等知名企业都功不可没。在经历了一年的喧嚣之后,未来智能家居将何去何从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归纳了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可能呈现出的五个方面变化。
一是通信标准竞争缓和。在前两年,智能家居行业还信奉“得标准者得天下”,而今年这种情况就将得以改变。通信标准是解决智能家居“碎片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对多类设备的串联有重要重用,但随着科技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各类通信标准之间的竞争将逐步缓和。在各类技术中,有线技术更安全、更稳定,无线技术更便捷、易扩展,ZigBee技术相对可靠,WiFi、蓝牙、Z-Wave也各有优势和特色,因而执着于大力宣扬某种技术更优越,意义已经不大,更何况消费者更为看重的是产品而非技术。
二是入口形态更加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智能家居发展已长达三十年,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玩。起初原因可能是智能家居入口较少,不知如何下手,而如今则可能是由于入口形态较为丰富,难以做出抉择。在2014年初,智能家居行业一直围绕单品与系统争论不休,而在6月苹果推出Homekit后,智能家居平台又成了一个焦点。今年,随着AWE2015上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的走红,智能模块也将成为企业杀进智能家居行业的一个重要入口。
在2014年,智能家居领域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但变化主要停留在互联网公司、家电厂商等企业向智能家居行业的渗透。相比之下,2015年智能家居发生的变化将更侧重智能家居本身,利于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家居将越来越接地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一年中随着不断的变化,智能家居就将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智能家居在硬件、软件、功能、控制、体验等方面的问题仍需重视。
三是多功能一体化,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谷歌、苹果、微软等知名企业的推动,智能家居得到快速发展,并广受关注。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碎片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少系统虽然能够形成生态链,但各类设备仍然过于松散,不仅不便于系统内部的管理,而且还会为消费者增加一定的经济压力。毫无疑问,多功能一体化智能家居产品的出现有利于这类问题的解决。
四是控制方式多样化。目前,手机是智能家居的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如果一个产品的控制手段如果只拘泥手机,那么可能不久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为从2014年起,智能家居就开始由单一手机控制向语音、手势、手表、戒指等综合方式转变,因而2015年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将呈现多样化。例如,不久前,苹果发布了Iwatch智能手表。
五是价格开始逐渐走低。智能家居价格居高不下?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这只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咬着某些产品高价不放的问题,就智能家居来说,2015年价格走低才是主流。据李江华介绍,目前,智能家居产品价格较高的问题,主要在于销售量过小,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的成本是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少的。如今,智能家居产品虽然无法达到普及的程度,不过,由于产品的不断成熟,销量势必会上升,届时价格自然而然也就会降下来。纵观这两年国内智能家居发展的轨迹,价格问题正逐渐被市场需求所冲淡。虽然一些国外的知名单品价格仍然不低,但国内的智能家居价格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完成几轮蜕变,在发展前行的过程中悄然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