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机器人渗透推广仍需时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想象一下,当您订购pizza,是机器人帮您外送到家;卖场购物,机器人确认您是VIP而为您介绍卖场促销活动并引领至指定货架;国外出差时,机场、银行、饭店的导览机器人说着您的母语并提供客制化服务;回到家时,家事机器人已经打扫干净,煮好饭,并告诉您这段外出时间接获的留言或影音讯息,这些不是幻想空谈,而是已经在进行中或是测试阶段的产品。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对服务型机器人分类,可分成家用型与商用型,家用型包含扫地机器人、照护、居家安全等;商用型则有农牧养殖、医疗照护、物流搬运、导览等应用。近年来机器人走出工厂,在外观、功能、互动性上大幅精进,加上价格逐渐亲民,市场持续看好,IFR预估服务型机器人在2015至2018年的期间将有分别有3.5亿台家用型与约152万台商业型的服务型机器人销售规模。
从日本软银针对潜在用户调查显示,居家用机器人最高需求在于家事分担,这也呼应近年来扫地机器人销售量不断创新高,并占家用机器人7成比重的事实。随着技术精进与更多功能导入,目前扫地机器人不仅具有干湿合一、远程遥控、负离子红外线杀菌、避障、自动返航充电,或依据不同地板材质自动调整吸力等功能外,主要业者更考虑整合影像监控与物联网应用,让扫地机器人担任智能家庭中枢的角色,兼具居家保全以及与其他家用电器沟通的功能。
另一庞大潜在需求是因应高龄少子化社会而发展的陪伴照护机器人,目前已在各国快速发展,然而此项产品需要庞大语言数据库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提升其与人的互动能力,加上机器人本体在抓取物品、人员搀扶等自主判断与力量拿捏精确度等的共同配合,才能提升其实用性,由于相关技术仍待开发且成本昂贵,离真正于家庭普及仍有一段距离。
相较于导入一般家庭仍需时间酝酿,许多企业则是对服务型机器人的采用显得跃跃欲试。因为在企业市场上,双边业者可针对服务场域进行事先路线规画,使机器人可定点式或依照特定坐标移动,并且可事先输入用户信息或是语音模块,使其具备人脸识别与简单应对能力,同时完成手势或重复性动作的设定,因此技术问题相对较小,关键在于机器人业者对特定企业群体的需求能清楚掌握。此外,因为机器人造价不菲,例如知名的软银Pepper空机价即高达19.8万日圆,因此目前市场主流方式是透过租赁模式降低企业的购买成本,除可为店家带来话题性与任务分担,并减轻高昂维修保固费用,不失为提升市场接受度的商业模式。
在家用型服务型机器人市场上,预计有更多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业者投入,竞争将更加激烈,业者除具备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能力并提出更具竞争力的售价外,AI人工智能的导入将扮演重要角色。整体来看,机器人要做到进入家庭与成员互动、分担部分家事、协助老人或小孩照护工作,仍需一段时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