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家居市场兴衰的关键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的先进产品被生产出来。为了更好的争夺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开始跨界竞争,给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感觉。事实上,实际的市场竞争情况也恰恰是这样的。
回顾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2014年到2018年是智能家居积蓄能量的阶段,智能电视、智能音箱和智能门锁等设备开始普及到家庭,起到了很好的市场教育效果。在众多智能家居玩家们的努力下,智能家居渠道成熟,安装门槛降低,产品成本降低,这给智能家居爆发打好了市场基础。
5G成为临门一脚。2019年,随着5G正式发牌,AI和IoT两大技术加速落地。基于AI和IoT技术,智能家居在实现智能交互的同时,可以互联互通,智能感知用户和场景,学习用户喜好,提供智能化服务,让用户的居住环境更加舒、便捷和安全,带来真正的智能家居体验,这意味着,智能家居爆发时间点可能真的来了。
我们也对智能家居企业体系进行过梳理,除了智能家居创业公司外,按照入局公司的主营业务不同和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方式将其大致还有3类,即传统家电公司、互联网公司和房地产商。
老牌家电阵营:保守不再,进击的庞然大物
每个阵营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传统家电公司阵营,老牌、保守不再是他们的代名词,相比较而言,他们的转型来得更为“激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尔,海尔是传统家电企业布局智能家居的行业标兵。
其实按照我国目前智能家居所处阶段来看,还停留在智能单品控制阶段,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形式大于内容,距离互联互通的场景化智慧家庭形态还相去甚远。早在2014年,海尔打造了U+智慧生活平台,谋求打破智能“孤岛”,海尔U+的布局逻辑是:先制定一套软件协议先把自家产品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单品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平台,然后通过协议的开放让其他厂家的产品加入其生态系统。整个思路顺序是先让自家产品升级,然后吸引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生态系统,从芯片、模组、电控、厂商、开发者、投资者、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和跨平台合作等均涉及。目的就是打破行业壁垒、建立统一的智慧家庭互联互通标准。
除了海尔,美的、格力、海信、TCL、长虹和创维都有向智能家居领域进军的动作,毕竟在智能家居领域,传统家电公司拥有天然的优势——线下渠道广且线上数据积累丰富,消费者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不管在智能家居的哪一发展阶段,这些要素都将是传统家电企业的重要砝码,是在短时间内其他属性的企业难以超越的优势。
互联网基因阵营:技术切入,现百花齐放之势
因为最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智能家居的热度再次提升,百度极具代表性。在智能家居领域百度的布局也相对超前,在早期尝试了百度筷子、百度魔音等智能家居单品,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品牌显然已淡出了人们视野;除此之外,百度还建立了智能硬件联盟,集结了一批硬件产品,同时,在前文提及的和创维的合作中,百度对话式AI操作系统DuerOS将与创维旗下品牌酷开系统实现全面对接,双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以技术打入传统家电的意图非常明显。
2016年4月,阿里内部便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组建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阿里的智能生活事业部打通了商场、众筹、电器城以及淘女郎等优质资源,可以为智能家居的产品带来流量支持。
而京东的路径和阿里巴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依赖电商带来的流量。无论是JD+计划、智能云、京东微联App,还是各种创业者相关的众筹项目,京东对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的布局动作不断,也在用“开放”的心态争取打造一个集合智能家居产品的平台。
腾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动作似乎有些慢,没有积极布局硬件领域,也没有深入探索智能系统,初步的做法就是和硬件厂商合作,比如在今年3月初,与家电巨头长虹达成战略合作,基于腾讯叮当AI助手解决方案生成了新一代长虹智能电视,“腾讯智能设备团队”主要采用OEM授权的方式进入市场。
不得不说的一个企业就是小米了,小米布局智能家居的思路是产品,先将家庭使用的产品智能化,然后利用推出的APP米家,将所有的智能产品囊括其中、互联互通,最终的目的是打造智能家居生态链。
入局智能家居的还有以安全为切入点的360.周鸿祎曾表示:“开放”是360智能家居所要打造的生态体系的基石,包括品牌、能力、资本三大方面的资源,未来将向整个产业链条全面开放。从360智能摄像头再到安全路由器和儿童智能手表,360一直在探索的也是智能单品打通控制中心的路径。
目前国内在市场中表现出色的产品还是集中在智能单品,比如空气净化器、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所以也有在智能家居领域观望的投资方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将精力放在智能单品的稳定性、功能丰富度、对关键记住的运用程度、以及商用场景的合理性,价值性等方面。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跨界“打劫”智能家居市场时总是倾向于从智能单品入手的原因,这个细分市场相对更加成熟和稳定,最重要的用户的接受度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