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电价为何十年翻番?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上月中旬,记者收到一封信。发信人是英国天然气公司。该公司是英国最大的天然气电力企业。看了信的内容,笔者十分吃惊。因为天然气价格和电价将分别提高8.6%和10%。提价的执行时间是11月23日,也就是上周六。这可真是天气完全变冷前的绝妙时机。
英国最近也是每年对能源进行提价。与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的日本不同,英国经常会出现百分之几的通货膨胀,因此记者对提价也就习以为常了。但是此次“又来了”,竟然提价10%左右,真是让人有些恼火。
电价在过去十年增长一倍以上
有“六巨头”之称的英国6大能源企业中,包括英国天然气公司在内的5家公司已经宣布对天然气和电力进行提价,平均提价8.2%。提价幅度已达到通货膨胀率的3倍以上。六巨头去年也做过6~11%的提价。详情请参照上图。该图将2005年的价格指数设为100,把电价的上涨幅度转变成了具体数值。截至去年增长到了1.7倍。与2000年相比,大幅增长到了两倍以上。
在国民的抱怨声中,英国国会召集六巨头的高层,谴责称“这实属垄断行为”。如今,英国的能源价格上涨已发展为政治问题。顺便一提,六巨头中,真正的英国企业只有英国天然气公司和南苏格兰电力公司,其他则属于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企业。
那么,为什么能源价格会上涨这么多?英国的天然气和电力都实现了市场自由化,采用竞争机制,消费者不是可以有多种选择吗?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对六巨头的作法十分不满,并且建议消费者放弃提价的电力公司,选择其他服务。如果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就可以对六巨头产生压力。
但事态并非这么简单。为苦于能源价格上涨的低收入阶层提供支援的英国慈善机构“FuelPovertyAction”的ClaireWelton气愤地说:“更换服务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六巨头操控整个市场,即使更换服务,价格也不会便宜。”这是因为六巨头把控着英国9成以上的能源市场。
“如果不提价就会陷入停电危机”
英国天然气发来的信中解释了提价原因。概括而言如下。
(1)为了执行政府力争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需要成本。
(2)需要改造输送电力和天然气的网络,为了筹集这部分费用,网络使用费上涨。
(3)能源价格不稳定,并且在主要市场大幅上涨。
该公司表示:“如果不提价,今后就无法进行足够的投资,以确保电力和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不过,真正的原因是否仅限于此?
从事15年英国能源价格研究的华威商学院副教授MonicaGiulietti说:“的确,六巨头的说法也有道理。英国的能源价格是在英国成为能源纯进口国、采购成本大幅提高的2004年才开始上涨的。另外,政府通过环境和社会政策插手市场也成为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的确,正如前面的图表所示,价格是从2004年才开始快速上涨的。
不过,MonicaGiulietti又补充道:“然而其成本是如何计算的极其不透明。旨在形成合理价格的批发市场在英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也就很难判断提价是否合理。”
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日本也在积极讨论电力市场改革。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力争实现全面的电力自由化,其中包括从东京电力公司起,将发电与输配电及零售业务分离,即所谓的“发供电分离”。
实际上,英国已在全球率先实行了这样的电力市场改革。1990年英国实现了发电业务自由化,1998年开始推行包括家庭用途在内的零售业务全面自由化。
“英国模式”是全球电力市场改革的典范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教授史蒂夫•托马斯称,1990年代初期实现电力自由化的“英国模式”主要有6个核心。
(1)创设可以设定合理价格的现货批发市场;
(2)在零售部门采用竞争机制,增加消费者的选项;
(3)分离输配电部门;
(4)分离发电部门和零售部门;
(5)对残留有垄断现象的输配电部门采取旨在形成合理价格的规制;
(6)将国有资产出售给民间投资者。
这种英国模式一直被视为电力市场改革的成功典范。但自开始实行电力自由化以来,经过20年的岁月,已经出现了背离了最初理想的情况。六巨头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竞争,也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选项。虽然各公司推出了很多种方案,但其内容十分复杂,就连进行对比研究都很困难。消费者对文章开头提到的提价感到愤怒,也是英国模式没有正确发挥功能的很好佐证。
在电力市场改革开始之前,英国和日本一样,由电力公司一手承担发电、输配电及零售业务。但改革后,虽曾分割成发电公司、国家电网(从事系统运用及供电业务的垄断企业)、地区配电公司(向各家庭配电和零售),但通过合纵连横以及外资参与,又逐渐出现了多个由一家公司全权负责发电、配电和零售的垂直整合型企业。进而发展成目前由六巨头垄断市场的状态。
虽然最近出现了把配电部门转让给专业基础设施运营公司的动态,但“六巨头”依然控制着发电部门与零售部门,即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对于电力公司而言,发电量与电力消费失衡是一大风险。电力如果剩余,就必须以低价在一级市场销售,如果短缺,就必须出高价购买。因此,电力公司希望打造的业务模式是,不在一级市场交易,自己生产的电力全部由自己的客户消费。就这一点而言,其掌控上游和下游两方面也是合理的作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公司只需生产满足客户消费的电量即可,因此新建发电站享受的投资奖励很难发挥作用。电力没有剩余,一级市场上流通的电力就不会增加,也就无法确保足以形成合理价格的流动性。
电力市场改革只靠“发供电分离”是不够的
Giulietti副教授说:“现在,英国面临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民营化进程。而是改革后的政策允许发电公司整合零售,从而形成了垂直整合的卖方垄断状态。”也就是说,电力市场改革并不是仅仅实行“发供电分离”和“自由化”就可以了。而是要以二者为出发点,配合环境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政策运用,使市场能够顺利地持续发挥作用。
在自由化之初,英国享受了欧洲最低的能源价格水平。凭借英国境内的北海出产的丰富廉价燃气,燃气火力发电投资势头旺盛。因此,新涉足的企业越来越多。但随着北海燃气产量的减少,英国陷入了必须进口能源的局面,如今的情况今非昔比。老化设备必须更新,普及再生能源也加重了成本负担。
英国迈出电力自由化的脚步后,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是,在能源境况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英国依然在探索能源的稳定供应之道。对于即将全面开启电力市场改革的日本来说,许多地方应该向英国学习。(《日经商务周刊》伦敦支局记者:LoraScar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