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 探索工业遗产保护新路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黄石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始面临新的思考。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党组书记贾方军表示,希望通过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挖掘黄石的矿冶文化内涵,从而不断增强黄石人民的文化自信,“黄石要具备国际视野,真正在全球工业文化的背景下审视自身,与各国专家一起,共同研讨和探索最适宜的申遗路径。”
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上,黄石正以矫健的步伐,坚定前行。作为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晶”彩黄石文旅嘉年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本月3日-6日在我市正式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共襄盛举,为唱响黄石“最美工业城”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新征途开拓新思路
从推动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类似论坛活动的举办,让专业学界对黄石的工业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在国际上打响黄石的工业文化品牌,同时也可以让黄石市民更加了解自己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蕴养乡土情怀。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郭宏认为,黄石的工业遗产特色鲜明,“门类多、历史延续性好、规模大,特别是像汉冶萍这样,既有被保护的工业遗产部分,又有正在生产使用中的部分,十分难得。”在他看来,黄石的工业遗产保护任务重,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巨大,虽然近几年来相关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地持续探索。
新起点迈出新步伐
这是我市举办的第二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在对第一届论坛成果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之上,本次论坛的举办还有着承上启下,开启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新篇章的特殊意义。
今年10月8日,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强我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重新组建的工业遗产管理机构,将同时承担全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研究和宣传工作。
在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一个月后,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的举办,成为了该中心“出道”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无论是从中心整体工作的布局规划考虑,还是从推动中心工作尽早驶入快车道的角度出发,本次论坛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黄石共识”——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下黄石工业遗产持续发展之路,由黄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共同主办,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承办。3日起,来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的40多位国内外专家已陆续抵达黄石,他们将各自发挥所长,为我市工业遗产的持续发展碰撞思想火花,供给智慧养料。
新时期展现新面貌
4日当天,来自中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智利、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众多嘉宾,集体前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旧址等地参观探访,对我市当前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直观感受,加深了解。
一路上,黄石种类多样、历史悠久的工业遗产让各国嘉宾们赞叹不已。在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专家们先是对展放在公园中的旧式采矿机械深感兴趣,不时围成一圈观察这些器械的构造,推敲它们的运行原理,还通过翻译询问当时矿工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待到走近雄伟壮观的“天坑”,他们纷纷拿起了手机和照相机拍照,并不断向工作人员追问,“当年工人们是怎样在坑里进行开采的?”“当时对坑里的裂痕是怎样进行治理的?”言语间不时发出“震惊”“惊奇”“厉害”等慨叹。
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采矿遗迹,再次惊艳了众多国外专家。有的专家刚踏入展馆大厅,手中的照相机正准备举起来取景,就忍不住发出了“呜哇……”的赞叹声。对于这些专家而言,从西周至汉代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技术的采矿巷道汇集在一处,其珍贵和稀有程度,以及保存至今的完好程度,都足以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