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助力上海智慧物流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施耐德电气在智慧物流、工业品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其中,在2019年世界供应链Gartner榜单中,施耐德电气就排到了第11位。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上海智慧物流中心是他们目前在中国最大的物流中心。前些年,这个智慧物流中心一直默默无闻,而最近几年其战略地位逐步凸显,在智慧物流行业可谓小有名气。
官方数据显示,该物流中心大概有140名员工,17000多个型号的产品,每天的行速大概是6000多行,而吨数为120吨;2018年,其销售额为100亿人民币,人均产值较高。
如此重要的职能、地位以及知名度上的转变,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据了解,这个智慧物流中心是2000年时启用的,大约2012年开始,施耐德电气陆陆续续对它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尤其是近两年,施耐德电气对这个物流中心进行了精益生产的部署,运用了自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EcoStruxure进行了赋能,使其工作效率越来越高。
近期,记者探访了这个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智慧物流中心,了解了该物流中心四个库区的数字化改造以及EcoStruxure部署的情况。
初见端倪:细节透明,现场运营可视化
施耐德电气上海智慧物流中心的仓储面积为22000平方米,其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见单即可出货、见单才生产、工程订单产品以及配件类产品。
近几年,这个物流中心在没有扩建的情况下,其仓储能力越来越高,节省了操作空间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仓储货架。
那么这个物流中心是如何做到的呢?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物流东区总监乔卫新透露,最核心的是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如何消除在运营过程之中的各种浪费,通过消除浪费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等。我们知道,仓储物流中心的主要作用是仓储,那么对于非仓储区域,即操作区域,就可被视作浪费,这就是我们能改进的环节。
比如原来需要1500平方米的收货区域,现在只需要200平方米,只需要一个码头就可以完成所有这些运营。实现这些运营以后,这个物流中心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增加货架,以及增加产能。
在对1号库区收货区进行参观时,记者了解到,每天大概有25趟左右的卡车会往这边送货,有1500拖以上的货物会被送过来,借助SPS的运营管理理念,并结合数字化应用,这个物流中心的收货效率大为提高,以前收货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平均只需要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收货。
接着,记者来到了位于1号库区的上海物流运营塔台控制中心,这是通过数字化的一些方案,从杜绝黑箱操作的角度,使物流中心的各种运作细节变得透明。比如任何员工、管理者或访客,只要来到塔台控制中心,就能通过可视化的数据查看智慧物流中心在安全、质量以及现场的运营情况。
在对上海物流运营塔台控制中心进行介绍时,乔卫新表示:
在安全方面,施耐德电气会从医疗事故率、事故严重率、损工事故率等方面进行监控,而现阶段,这个智慧物流中心已经实现了1905天没有任何安全事故的运营;在质量方面,施耐德电气每天都会监控自己的质量水平,即外部质量水平和内部质量水平,比如客户投诉、内部异常等;在运营追踪方面,会对当日任务情况和每日效率进行追踪,此外,当货物发出去后,会有GPS系统对被选择的货物进行实时追踪,系统会每秒钟对货物的具体位置进行实时更新,而非通过节点去预估。
再见精益:减少浪费,提升效率
精益生产很重要的是鼓励员工,记者了解到,施耐德电气有自己的四叶草计划,主要是围绕如何把员工这一部分的力量集结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管理中,并且贡献自己的能力,实现这种双赢。乔卫新表示,我们今年会组织很多活动,组织一些团队来互相形成竞争,让不同的团队挑战自己,同时给他们一些培训辅导,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加速自身的成长。
该库区的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会沿固定轨道搬运货物,替代人工驾驶叉车运货,而绕膜机器人会将垛起来的纸箱一圈圈缠上包装。
对于如何减少面积浪费,记者了解到,这里主要是应用了窄巷通道技术,其是在很窄的货架间距的情况下,仅用一辆可以升得很高的三向叉车对货物进行取放,这里是整拖整拖的运作,其效率更高。之所以要用到这种技术,是考虑到部分产品销量非常好,会非常频繁地进进出出。
当谈到如何减少在人工方面的一些浪费,乔卫新表示,我们最应该先做的不是所谓的数字化、自动化,而是先要通过精益生产如何大量的减少浪费或者大量的提高效率等,我们称之为根基,这是运营的基础。我们就是用SPS施耐德电气绩效系统改善我们的效率,提升我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数字化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自动化的能力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