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物联网应用快速增温 对安全性需有更高要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概念问世后,许多人便期待能为健康监控带来重大的改变,但到目前为止,生物传感器(biosensor)的应用仍未能在大众市场普及,而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取得管理机构的许可。监管机关需确保这些装置的一致与准确度,能确实满足居家健康市场的需求。
据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报导,智能手表与其他穿戴式装置最大的卖点之一,便是用户可借助这些装置随时监控心律、血糖等健康数据,而不是只依赖久久一次的健康检查。随着感测装置技术不断进步,它们的功能将不仅止于心律监控,而其价格也将降至大众都能负担的范围。
举例而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刚获准了Butterfly IQ手持式超音波装置,这项技术能将iPhone转变成超音波扫瞄器,如果消费者不知道如何判读超音波影像,也有许多即将问世的工具可提供协助。
3D4Medical的最新技术可提供各种3D的骨骼、肌肉影像。虽然市面上早已出现3D成像技术,但这些都需要复杂的装置才能执行,3D4Medical的技术只要利用手机或平板便能执行。
此外,哈佛大学的Wyss Institute正在利用从不同器官取得的培养细胞,投入一种身体芯片(body on a chip)概念的研究。由于研究人员将研究与测试转移至身体外部进行,因此不像传统临床实验一样昂贵、费时。这项研究可望为药物研发与疾病治疗开创全新的面貌。
医疗技术创新将伴随新的安全问题。除了个人隐私的顾虑外、安全问题也将影响手术机器人与植入式装置的安全性。由于新的装置在设计时多有考虑到安全防护,但对既有装置而言就较为棘手。
体内装置的安全防护与生物传感器类似,都需考虑到、功率、成本以及额外电路。特别是在健康医疗等安全至上的市场,软件与韧体更新将成为新的趋势。FDA在2017年8月核可了一项心律调节器韧体更新,希望能避免装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遭到侵入、窜改、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