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健康--探索社区智慧医疗新模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系列与诊所相关的政策出台,从顶层设计开始,医生开办诊所的政策约束已经逐步被解除。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诊所数量已经达到24.8万家,未来这一数据还将持续增加。
在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个体化诊所生存将愈发困难。而随着5G时代的来临,社区智慧医疗无疑将为社区诊所运营建立护城河。
专注于未来医疗领域的家有健康,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以线下医疗服务为依托,持续探索社区智慧医疗新模式。如今,已经形成了集健康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线上互联网产品矩阵于一体的社区智慧医疗体系闭环。
未来诊所运营,从“看病”向健康管理转移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体制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与大型医院相比,诊所天然存在着服务范围小、医生质量不高、患者信任感弱等局限。
近年,在资本和政策的加持下,诊所的运作形态正在发生着重构。
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疾病思维向健康思维转移,人们的健康需求,不再满足于寻医问药,而是扩大到更广阔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领域。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对诊所在获客方式、服务的穿透性和延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本局限在“看病”这一亩三分地的经营方式,对于当下的新型诊所,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故事
家有健康智慧服务体系
“家有健康社区诊所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以看病为主,而是以预防医学及健康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用户的高频需求,打造相应的服务类目来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使社区诊所成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首要选择。当我们自身的医疗服务没有能力满足时,再通过绿色通道等方式,向其它机构进行转诊。”家有健康创始人张鹏先生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智慧医疗布局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告诉动脉网记者,家有健康智慧医疗布局的初衷主要有三点:
一、通过智能软硬件和互联网技术,打破诊所服务边界,扩大获客的物理半径。
二、作为一家地产医疗企业,智慧医疗布局有助于提高业主的生活质量及归属感。
三、与社区周边的无人商超、无人电影院等不同业态间,实现数据及服务的互通。
自2016年5月上线以来,家有健康已在实地中山、遵义、无锡项目中落地3家门诊和8家体验店,建立了86人的全职医护团队和200人的远程专家团队(三甲医院在职医生)。为业主提供入户服务3342次,为业主实施医疗急救126人次,筛查出患有慢性病430人,有重大疾病风险98人,为业主举办公益讲座和义诊活动350次,业主到家有健康的就诊量为46500人次。
多样化智能终端赋能满足不同服务半径的健康需求
获客及获客后的精细化运营,是诊所经营的两大核心。其中获客是经营者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4月,集远程问诊、在线购药、在线检测于一体的家有健康智能微诊室2.0版本上线,主要投放于诊所周边3~5公里的商圈。
“通常单一诊所的覆盖半径,仅为周边的两到三公里。即使诊所通过精耕细作,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获客范围也十分有限。”张鹏先生在接受动脉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家有健康智能微诊室的设计理念,是以智能产品为载体,以互联网为链接,将诊所的核心职能,以实体的方式延伸至诊所覆盖以外的地方,以此扩大诊所的获客半径。
和智能微诊室同期上线的,还有家有健康的智能家庭医生1.0产品。
与承担着获客使命的智能微诊室不同,智能家庭医生主要应用于家庭场景,涵盖了一键救急、语音控制唤醒、远程视频问诊、视频听诊、尿常规检测、室内甲醛检测、食物营养成分检测、常规医疗监测(血压、心电等)功能。
家有健康智能微诊室外观
“诊所的获客成本普遍不低,因此获客后的价值转化与持续服务能力同样重要。”张鹏先生称,以往服务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用户对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形式,存在着一定的避讳心理。而以智能家庭医生,远程输送医疗服务,不仅可以将对用户的侵扰度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跟用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及持续的沟通机制。
目前家有健康的智能家庭医生产品已经正式投入市场,年度服务费定价在3000元以内,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全面、便捷的家庭医生服务。
智能微诊室和智能家庭医生,还只是家有健康智能产品系列中的其中两种。在家有健康的整体布局中,分别以人、家庭、社区、商圈等不同应用层级为划分,设计了系列服务场景。
在人的维度,研发了SOS智能手环及项链;在家的维度,布局了智能家庭医生;在社区维度,设立有家有健康的实体门诊;在商圈维度,则投放了智能微诊室及急救巡诊车。
张鹏先生告诉动脉网记者:“以往依靠单一的诊所,作为服务输出点,服务的穿透性和延展性相对有限。我们希望做的,就是通过智能软硬件和互联网技术,将诊所服务,打包成一个个不同的实体产品,来满足不同服务半径的健康需求。”
信息化系统辅助医生和诊所管理
虽然,随着系列有利于社会办医的政策相继出台,民营诊所市场热度持续增加。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公立医院依旧在我国的医疗体制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吸纳了超过80%的医生群体。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医生的复用率,提高整体的健康服务水平,也是当下连锁诊所运营的重要命题。
为促进医疗资源的相互联动,家有健康的医护团队一分为二,分为线下全职团队及线上远程专家团队。目前家有健康的全职医护团队共有86人,远程专家团队(三甲医院在职医生)共为200人。
家有健康表示,通过集约化的方式,远程专家团队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智能微诊室及智能家庭医生等终端产品,在社区诊所以外的场景,为用户提供远程问诊、在线咨询等服务。
2. 通过远程服务,扩大社区诊所的品牌知名度,为线下诊所引流。
3. 通过远程会诊形式,提升线下医疗服务质量。
为方便医生及诊所管理,家有健康还打造了自己的信息化辅助系统。在诊所端有自主研发的云HIS系统;在医生端有专门支持医生远程问诊及开设健康微课的医生端APP;在C端有小程序矩阵、微信公众号、社区矩阵等。
其中,最核心的云HIS系统,除日常门诊就诊数据处理外,还可以围绕预防医学,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数据、情绪状况、行为规律等一并采集,并整合至家庭医生工作站。依托大数据平台,从居民的生活规律出发给予预防意见,从而为每个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方案。
张鹏先生称,家有健康践行的模型,在行业类几乎找不到分类标准。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来必然产生更多的健康需求。家有健康服务的范围,也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医疗的范围。因此,分类标准不重要,做出盈收才是资本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