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余智能安防社区零发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上海智慧公安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上海2700余个智能安防社区2018年交出了“零发案”的成绩单。
在2月21日至22日公安部召开的全国治安管理工作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就要求,各地认真学习上海市抓智慧建设、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经验,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2月22日下午,参会代表还赴上海实地参观了上海的智慧公安建设。孙力军表示,要抓住公安智能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推进治安管理智能化建设,深入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全力推进治安信息化建设,实现对违法犯罪和管理服务的动态感知、预警预防、智能处理。
在上海,智能安防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打造全民安防、协同治理和精准警务模式,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实现“防范未然、快处即然、妥处已然”。
即时感知公共安全风险隐患
上海警方介绍,在上海,智能安防社区建设就是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下,以智能化安防体系和大数据汇集应用为支撑,以街道(镇)为单元,通过布设基于物联网联通的各类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全域、全量、多维、即时感知住宅小区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推动社会治理由应急处置向风险管控转型。
以虹口区欧阳花苑小区为例,位于曲阳路385弄的欧阳花苑小区占地10万平方米, 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完成后,依托社会面智能安防系统和无线技术,将前端感知到的烟感、温感、电气和水压监测等设备生成的实时数据,统一汇聚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分类存储,自动开展碰撞比对和分析评估,实现了风险隐患的自检自查、自动预警、实时推送,做到了“人车进出情况可控、房屋居住情况可知、单位消防安全可防” 。
再如长宁区元丰天山花园小区的消防栓安装了压力感知系统,直接接入消防部门,一旦消防栓压力不足,将触发报警开展处置。小区内布设的25个“物联网化”的智能井盖为实现“智能便捷”增色不少。通过内置位移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可以实时监测小区内井盖位移等情况,有效杜绝井盖失窃的情况发生。
推动社会共治全民安防
“感知泛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类智能感知设备,早预见、早发现一些安全隐患,通过警情分流的方式落实政务相关职能部门、警务力量及社会化服务力量进行干预、处置于萌芽状态,由此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及警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作为上海全市智慧公安建设的样板派出所,黄浦分局半淞园派出所积极推动智能安防小区试点建设,在2.07平方公里内,完成了全部102个居民小区前端感知设备布点安装和“黄浦智能安防社区”数据平台的全面构建。目前,已建立各类数据应用模型60余种,围绕街面、社区、楼宇、校园、医院五个维度开展全覆盖、立体化智慧建设。
半淞园派出所辖区内,每位独居老人家中均安装烟感。烟感报警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报警信息到物业安保、楼组长以及老人亲属。目前,已实现派出所指挥室、街道网格中心、综治工作中心的“三中心”合一。由此形成了政府、社会力量的和公安民警三支队伍的协同处置,实现“自防自救、互帮互救、公助公救、梯次递进”的全民安防模式。
2018年4月智慧感知设备上线运行以来,淞园派出所辖区内中福一、二两个小区共接报各类“110”警情同比去年下降36.67%。半淞园派出所通过社会面智能安防系统抓获在逃人员3人,各类犯罪嫌疑人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