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的自驾车角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驾车热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Uber自驾车发生死亡车祸后略微降温,Uber也暂停自驾车服务。有人说,自动反应,要比自动、手动的切换更灵活、更精确,但你感觉安全吗?
自驾车的热潮,或许在美国亚利桑那州Uber自驾车发生死亡车祸后,略微降温,Uber也暂停自驾车服务。Uber用的不是完全不需驾驶的车辆,驾驶座仍有驾驶员,在紧急状况、或自驾功能失效时,改由驾驶员接手操控。这次车祸事后调阅车内录像,发现驾驶员有两次低头,可能察看车内的仪表,长达5秒钟,就在这5秒钟内撞倒过马路的行人。
一位专家估算,当时车速约每小时60公里,5秒钟能跑76公尺,而人的反应时间约2.3秒,如果驾驶员没有低头而注视车外,至少有时间煞车,或做躲避动作,应可避免、至少也可以减轻伤害。
Uber对驾驶员要求需准时、认路、车内外保持清洁、安全送乘客到目的地。对传统车辆驾驶来说,这些要求都没问题,但如果是自驾车,情形就不同了。自驾车,除非在设计上不需驾驶人,如Google Waymo,或通用汽车计划明年上市的Cruise AV,驾驶座都需要坐驾驶人,来应付紧急路况。
而服务大众的出租车如Uber与Lyft,坐在驾驶座的都是经过训练的”安全驾驶员”(Safety Driver),来确保人车安全。虽说自驾,还需要人操纵,也就是自动行驶与手动驾驶的切换,而什么时机、什么路况切换,对驾驶人来说远比想象的复杂。
Lyft的安全驾驶规定,在自驾行驶其间,驾驶员要经常监看车内仪表,以及车外周遭环境,随时保持警觉,一旦遇到复杂的车流、改道、修路、或意外有人指挥,驾驶员则立即切换改为手动。
Uber的安全驾驶规定或有不同,因为驾驶员在车祸发生时,似监看车内仪表,没有注意车前路况,所以”监看周遭”的定义,是看车外路况、还是看车内仪表,成为这次车祸的争论点。
Uber的自驾车安全训练,驾驶员双手需接近方向盘上空,直到走完全程,即使自驾行驶双手也不能放松。而双眼除了注视车前路况,也需要监看车内仪表,因为自驾系统所发出来的信号以及警讯,都会出现在仪表上,这也正是自驾车的胶着问题。
2016年,一辆特司拉自驾车,把前面一辆卡车的白漆误判为天空,直接撞上、造成死亡车祸,而司机说并未接获系统警告信号。但Uber用的车比当年的特司拉更为先进,用LIDA R制造车的四周3D影像,同时用雷射、雷达、照相机,来侦测路面障碍。照理,这辆肇事的Uber应该侦测到路上有行人,警告驾驶员采取动作,但看起来这位驾驶员似未接获警讯,至少是来不及处理。
即使自驾系统完善,驾驶员也经过完整训练,全神专注路况与仪表,且自驾与手动驾驶适当的切换,仍无法完全避免车祸的发生。据Google自驾车Waymo的路试经验,所有的车祸都是切换手动驾驶后发生的。看起来自动与手动切换,可能给机会制造问题,所以不再需手动的完全自驾,应该是下一阶段的发展,又称之为第4级自驾车。
上图是通用汽车公司的新款全自动自驾车Cruise AV,计划在2019年进入市场,车里没有方向盘,也没有加油、煞车的脚踏板,上了车只要说到哪里去,AV就自动的把你送到要目的地,在车里可以闭上眼睛养神,几个朋友聊天,甚至喝酒也不怕酒驾。安全吗?说起来自动反应,要比自动、手动的切换更灵活、更精确。你感觉安全吗?有一半人说没看到驾驶员人,就没有安全感。
美国加州自4月份起接受完全自驾车的上路申请,只要审核合格,就可以在加州道路行驶,车内只有乘客、没有驾驶员。加州有几十家自驾车品牌,目前只有Google Waymo提出申请,Waymo已经在加州路试多年,有几百万里纪录,且从去年11月起,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公共道路上无人驾驶上路。
几年前讨论一阵子的“有轨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近年未见有人再次提出。这是一个伦理与心理的假设性问题,如下图所示,一辆失控的电车疾驶过来,前面有5个人被捆绑在铁道上,眼看就要被碾过,但有一个岔道,岔道上仅有一个人被捆绑在铁道上,有一个工人只要搬动岔道杆,电车就会岔过去,仅压死一个人,否则电车直行就势必压死五个人。那工人要怎么做?大多数人都赞成牺牲一个人换取五个人的生命。
这个比喻正好用到全自动自驾车,没有驾驶人,一旦遇到车祸不可避免的状况,那这辆车的「自动」功能要决定怎么碰撞。如果直接冲撞路上人群,车内的几个人就不受伤害,如果要保护路上的人群,就必须撞向路边的墙,但车内的人可能因此受伤。有人为此做问卷调查,结果与电车一样,两害取其轻,牺牲少数人保护多数人,但有一个附件,就是“我不在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