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警推出智慧路口助力城市智慧交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湖北省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范湖路路口口,利用智慧路口控制系统改造后,路口南西北三个进口饱和度平均降低13%,排队长度平均降低12.7%,有效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保证了路口畅通。近年来,湖北武汉交警结合实际工作打破传统壁垒,用创新推动机制变革,建设了一套具备智慧感知,智慧控制,智慧诱导的智慧路口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智能交通体系和传统交通组织优化有机融合,实现了路口路段通行效率“分钟级”优化、实时引导分流,避免拥堵。2019年以来,该路口无拥堵类报警。
改造前,青年路范湖路路口是两条快速路相交路口,路口高峰小时车流量一万左右,该路口距离淮海路路口400米,距离汉口火车站不足800米,路段囤积能力严重不足,路口经常排队溢出,淮海路口南北方向流量超饱和,两个路口长期处于拥堵状态。
武汉交警针对范湖路口的情况,启用智慧路口控制系统,将路名提示标牌、分道指示标牌以及信号灯,均改为可变信号屏,当路口流量监测设备发现通往汉口火车站方向车辆的溢出时,及时反馈至信号机,“分钟级”调整优化路口放行方案,将原本常青路的两股左转两股直行,调整为四股直行交替放行,管控车辆通过马场角小路、新华路绕行分流,并通过优化马场角新华路路口、新华路发展大道路口信号配时,让绕行车辆高效回到发展大道。同时,当流量监测设备发现青年路上淮海路到范湖路口方向的车辆达到拥堵阈值后,也将通过实时调整可变车道分配,优化交通组织方案和信号配时,管控淮海路路口车流进入马场角小路、新华路、CBD片区道路等相交次、支道路进行绕行分流,缓解主线压力。
多数据融合 实现路口通行效率“分钟级”优化
过去路口信号机、标志牌、可变车道等交通设施都是独立个体。对于长期发生排队拥堵的路口,只有驾驶员或现场民警才能发现,反馈回交管部门后,经过现场调研后,科技部门优化配时,秩序部门优化车道分布,到最后现场施工,优化周期至少需要5-10个工作日。
现在,武汉交警将路口日常车道设置为:左转、直行、直右。当实时流量监测系统,发现左转排队过长,将第二股车道调整为直左,增加左转通行效率;如检测到左转车辆溢出,便会采取临时禁止左转的方式来避免路口绞死。
区别于过去固定配时的可变车道和禁令措施,武汉交警采取实时决策,根据实时交通检测数据、经验赋权,利用多功能可变信号屏实施交通组织优化措施,通过实时提高路口车道利用率,来大幅提高通行效率。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打破部门之间壁垒 创新推动机制变革
武汉交警同时建立了一套新工作机制,从交通组织调整方式上进行革新。而多功能信号屏是实现新机制的重要手段。科技部门的前端采集设备发现问题,数据大脑运算后提取秩序部门设置交通组织预案,改变过去由人工判断、利用标线、标志固化措施的模式,解决问题的时间大幅减少。
实时主动管控 引导车流智慧分流
导航堵,当前方因交通拥堵导航提示提前一个路口左转绕行,但该路口可能只有一股左转车道,大家都按照导航排队左转,结果左转排队过长引发新的拥堵,而交管部门只能派警现场人工指挥疏散。
通过智慧路口控制系统,武汉交警将过去驾驶员的自由选择,改变成交管部门的主动管控,实时调整区域分流方式,改变车道方向设置,让导航堵从根本上消灭。
完善设施推送信息 让驾驶员清晰了解路口状况
很多人心里肯定有个疑问,这么复杂多变的交通组织方式让驾驶员如何知晓?武汉交警在路口设置了清晰、醒目、完整的发光标志标牌,驾驶员能够清楚知道前方路口实时通行状况,同时,武汉交警还通过建立与导航运营商、汽车厂商深度合作,将路口实时交通信息推送给导航或车载屏,让驾驶员能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