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智慧交通提升市民幸福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铜仁主城区北门十字路口车流高峰时段,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接到拥堵警情,立即通过天网监控、红绿灯监控以及4G单兵图传,掌握该路口及附近道路车辆通行整体情况,分析拥堵原因,通过“和对讲”迅速下达应对指令,附近警力开展疏堵工作,周边警力在四个来车方向进行远端分流,短短5分钟,人与车安全、顺利通行。作为主城区五个拥堵点之一,北门路口人、车与路的交互,缩影了铜仁城区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挖掘交通潜能,管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主城区“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创新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聚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ITS(深圳)研究院等专家学者,依托智慧支持打造智慧交通,以清水大桥改扩建拉开主城区新一轮城市交通基础提升序幕。
“管理+”协同机制成效突出
铜仁快速发展,交通压力随之激增,对城市交通文明畅通提出了新挑战,对职能部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前段时间,上班车流高峰期,主城区小十字路段因一起车祸出现拥堵,一名受伤群众需紧急送医救治。
市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接警后,指挥长马上发出启动“警医合作”协同作战指令,当值人员通过扁平化指挥调度,一边向现场交警发出控流、控速等指令,以机动勤务应急处置机制对堵点开展包“圈”式管控;一边锁定救护车行进线路,调节沿途信号灯,打开绿色通道,对群众进行疏导、对过往车辆进行管控,现场交警驾驶摩托车开道领救护车快速通过拥堵路段,及时将伤员带到了医院。
此次行动,指挥中心从联动救援、事故勘察、安全撤离到交通疏导等工作,8分钟内完成事故处置、恢复交通,充分体现了作为传统手工勤务指挥模式完善升级版的“情指勤督宣”勤务模式下,信息化、扁平化、实战化的优越性,也展示了“交警+医院”交通协同机制的重要作用。
市公安局与市人民医院建立“医警联动”机制,开通紧急绿色救治通道,比常规救护提高两倍效率,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医警联动”框架下,设立公安警务人员日常疾病就诊“优先窗口”,民警凭证进入优先服务流程,因公负伤或急危重症可先治疗后缴费,实现了从优待警。
“规划+交警”,确保交通设施规划建设更契合城市交通需求,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交警+消防”,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处置中,可迅速开拓通行捷径,确保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有相对充足的救援时间;“规划+交警+应急+医疗+保险+N”的一体化治理体系正挖掘、开发着城市交通潜能。
“科技+”升级交通管控水平
火车站路口、西外环路口、血站路口、谢桥路口与北门路口并称铜仁主城区5大堵点。曾经,因此类节点通行受阻,由“点”的梗阻引发“线”和“面”拥堵的现象并不鲜见。如今,铜仁抢抓“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城市交通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应用,“软实力”显著提升。一线执勤警力配备4G单兵图传+和对讲+海洋王及巡视无人机等设备,有力支撑“信息化、扁平化、实战化”模式,指挥调度实战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疲劳战变为信息战,平台指挥、一线执勤事半功倍。
依托“科技+”,针对早晚高峰、平峰交通规律特点,灵活采取高峰站岗、平峰巡逻、夜间严查,划定路面管控网格责任区,定人、定岗、定时、定责,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执法率的模式得以高效执行。5大堵点交通畅通、城区中小学上下学也在门口“护学岗”的护航下井然有序。
在一天3查、1通报、1排名的“311”模式强力推进下,4G单兵图传实战应用大幅提升,在全省排名中,铜仁连续靠前。提高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离不开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主城区增装交通违法行为抓拍系统,通过智能视频分析,对违法车辆进行抓拍进行查处,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成本,倒逼驾驶员树立文明交通意识。可视化、扁平化交通管理新模式,在保障城区畅通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车辆、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置力度。“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强力净化了主城区交通环境。
在完成主城区智能交通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将交通管理融入铜仁平安警务云建设,继续做大、做细、做强城区交通智能化管理,深入构建城市交通新格局。
“建设+”提质城市交通内涵
主城区东太大道车流量大,早晚高峰期人车混流,通行率低、且交通安全隐患大。经过分析研究,市政府在全线设置道路中间护栏,杜绝行人违规横穿、车辆越线行驶现象;在道路两旁设置非机动车错时通行道,夜间停车,白天行车,让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走一个道,不在路中间穿行,车辆规避刹车减少,通行率大幅提高。同时,建起的人行天桥与人行横道共同确保了行人安全、迅速地通过道路。曾经不文明行为频现、道路交通观感差的代表路段,焕发出城市交通文明新气象。
按照城市十大功能提升要求,铜仁正打通断头路、增加路网密度和连通性,拓宽改造路口,优化交通组织,提升路网路口通行力,缓解交通压力,消除路段瓶颈,确保南北畅通,东西连通,消缓“蜂腰”问题。
倡导 “绿色交通”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公交线路、站点设置,170辆公交车、24条公交线会同860辆出租车,约减少2500辆私家车高峰期出行。其中,340个公交站点中含136个港湾式站点,大幅减少了到站上下客时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主城区周边区域设有4个货车临时中转点,在建6个大型综合性物流货运中心,推进绿色货运配送工程,减少物流及货运车辆进城。大型车辆减少入城、错峰进城,有效缓减了城区交通压力;4个客运车站搬迁,对城市交通进行了深度梳理,进出站客车热点移出中心城区,留下了相对宽阔的通行空间。
目前,铜仁主城区有机动车保有量6.49万辆,其中汽车5.38万辆、摩托车1.14万辆。停车是现实需求,在“停车难”现实下,乱停乱放加剧城市交通压力。职能部门立足实际,取消主干道路内停车位,利用城市闲置边角地带(临时工地、闲置厂房和休闲广场地下空间)资源新建公共停车场14个,增加停车位3000个。道路交通文明畅通工程陆续推进,从点到面改善着铜仁主城区交通面貌。
“宣传+”营造交通和谐环境
市交管委成员单位充分履行职责,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交通违法行为见违必纠、纠违必严,用足用准法律法规条款,形成常态化严管态势,严格规范执法,树立执法权威,管出规矩、管出秩序、管出畅通、管出安全,全力遏制交通乱象。从“被动”的不敢交通违法,到“主动”的不愿交通违法,需要交通文明宣传进行必要过渡与转换。
早在2014年,铜仁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文明交通我承诺我参与”志愿者实践活动,组织主城区各驾校在培学员作为志愿者,到指定路口、斑马线、公交站台等区域进行“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宣传,拿到现场执勤民警签字的实践信息表后,方可继续后续培训。5年来,全市23万名驾校学员参与进来,改变了过去驾校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追求考试过关不追求考生交通安全素质的教学状况,一批批养成文明驾驶观念、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新司机为文明交通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交通文明宣传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的持续推动下,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整体提高,人、车、路的交互日益和谐,助力着铜仁书写城市建设新篇章。交通提质,深切回应了广大市民的城市文明畅通诉求。铜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工程创建成效越渐显著,持续提升着市民满意指数、城市幸福指数。
铜仁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覆盖全市各中小学校,上放学一分钟大喇叭教育、手抄报、黑板报、征文比赛等教育活动把交通安全纳入学生日常素质教学。交通安全进校园“小手拉大手”活动,更被做成了行之有效的亮点宣传方式——被孩子视为学习榜样的父母,更能受到孩子遵守交规的影响,当好司机、做好父母。
铜仁主城区发展提速,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规划、应急、城管、交警等部门针对性地走进交通违法行为多发、易发的项目工地,向工人、司机进行交通安全文明宣传,改变了过去一个工地“污染”一座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