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慧交通的面貌是怎样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段时间,赛文交通网正式举行了第八届(2019)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本次年会吸引了阿里云、京东等企业众多科技企业代表出席。会上,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学家刘向宏分享了未来智慧交通的面貌。
未来,无人驾驶车需要远程监控
刘向宏认为,未来的智能交通包括智能的车、智能的路和智能的云控平台。这三者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全方位协同运行,智能云控平台可从全局角度计算出道路上每一辆车的最优行驶路线,路上的行人及非机动车会被实时检测,并通知周围车辆,无人驾驶将会自动避让。
他表示,目前,智能车还属于单车智能,未来的车将装有智能驾驶系统、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未来智能的路不再只是基于(车)流量检测,会变成基于无人车的物体感知检测,路侧还包含通讯单元,用于实现车和路之间的通讯。
传统的智能交通铺设了很多检测器,尤其是车流量检测器,未来它们变得不再需要,“流动的无人车可以作为交通检测设备。”但他强调,单车智能有感知“死角”,解决不了“鬼探头”问题、道路网的感知问题等,还需要辅以路侧的感知设备。
为解决“鬼探头”问题,滴滴正在尝试解决方案。刘向宏说,滴滴在其一号楼、二号楼之间的路口搭建了一个车路协同的系统,包含摄像头、激光雷达、通讯单元等,可以解决“鬼探头”问题。当无人车扫描周围环境时,如果停在路边的车挡住了行人,导致无人车不一定能检测到行人。此时,路侧的感知设备可以感知到行人,并通过通讯手段告知无人车。
解决“鬼探头”的车路协同系统。
什么是云控平台呢?刘向宏说,实际的物理空间中,灯(泛指路侧的感知设备)代表路侧的控制单元,车代表运载工具,它们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云控平台是数据汇集、数据标准化的平台,主要功能是控灯、控车。
“无人驾驶车需要远程操控系统。”他解释说,无人驾驶车本身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此时需要通过远程监控的手段来保证安全。
在刘向宏看来,现在所做的智慧大脑、智慧信号灯等系统,只是智慧云控平台的1.0版本。未来的云控平台主要解决远程监控、协同感知、协同优化等问题。
杭州交通95%的警情由“城市大脑”发现
作为一家解决用户出行问题的公司,滴滴在智能交通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刘向宏表示,滴滴在中美两地拥有自动驾驶的开发团队,主要从单车的自主智能和车路的协同智能两方面进行研究,并且,滴滴去年先后在加州和北京拿到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的资格。
此外,他还表示,滴滴去年8月在柳州落地互联网动态信号控制优化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可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根据车流量、车速调整一个城市的红绿灯时间,以缓解拥堵的系统。比如根据车辆轨迹数据对车流量和车速进行测量,通过相应的技术综合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将分析的路口情况反馈给信号灯,协调各个路口红绿灯的时间以缓解拥堵。
刘向宏表示,在汽车量从45万增加到54万辆的情况下,柳州车均停车次数下降4%,全城拥堵减缓7.4%。
年会上,阿里云数据智能总经理曾震宇也分享了杭州智慧城市中相关的智能交通建设。他表示,阿里云ET城市大脑可检测杭州交通中的问题,比如交通事故、交通拥堵、逆行等,并实时上报交警。他透露,杭州交通95%以上的警情由“城市大脑”发现。以前,交警是被动响应处理警情,如今通过数据模式、“城市大脑”模式,交警可以主动发现、处理警情。
另外,针对整个城市,“城市大脑”还可以实时了解每一辆车的运行特点,了解每个路口、路段的交通情况,了解整个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到“主动脉”,计算出整个城市有多少辆车在跑,分布的位置,有多少辆车处于停止状态等。
谈到智慧交通的应用,京东智能城市事业部总监詹仙园表示,在京东与摩拜的合作当中,通过对共享单车轨迹的深度挖掘,可分析机动车违章停车情况。在没有违章停车的路段,单车的轨迹一般是平直的,一旦有违章停车,单车轨迹则变化,通过分析多辆单车的轨迹,就可以准确定位违规停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