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C缺货现象仍将持续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春天开始,三星股价已经上涨了62%,而同期汉城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只增长了29%。三星的动力来自移 动电话、液晶显示器和闪存芯片。特别是闪存芯片,三星在过去5
年投入了超过160亿美元更新生产线,扩大产能。
但即便如此,面对“无米下锅”的下游厂商,三星仍然左右为难。
在过去几个月,三星闪存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超过40%,如果产能跟上将会更高。在这个敏感时刻,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哲禧开始谨慎回应三星目前的供货情况。虽然供求非常紧张,但三星表示不会“厚此薄彼”,不会像市面流传的那样,把几乎全部货源都供应给了数码相机厂商,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据传,另一闪存大厂东芝现在与日系厂商亲密团结,保证优先向Sony、Canon、Olympus等供应“弹药”。
属于“低端”数码产品阵营的闪盘因为芯片紧缺而持续动荡。目前主流的64M闪盘持续升温,能正常供货的只剩下朗科、爱国者、昂达等一线品牌,剩下的厂商对64M闪存芯片已经到了“抢货”阶段。而三星闪存芯片占到中国闪盘市场95%的份额,尽管其已多次调价,但仍然无法调剂国内闪盘市场的供求矛盾。
另一方面,尽管三星、东芝闪存芯片产能扩大了20%以上,但其中七成已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等手机或数码相机大厂预定。
缺货成主旋律
缺货更严重的还有LCD显示器,特别是15寸屏。也许是希望看到LCD像当年内存一样暴涨,北京各大经销商甚至出现“囤货”现象。
“LG、优派、明基等一线品牌都难以拿到货。”北京一显示器销售员说,“提货已经排到明年。”
此外,逐渐复苏的半导体产业,也为明年的TFT-LCD埋下变数。
台湾,台积电、联电等代工厂已经连续数月满负荷运转,代工利润也达到数年来的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晶圆厂商势必会转移更多产能到利润更高的通讯及消费电子芯片,这就直接影响了液晶面板的关键元器件——驱动IC的产量。
更恼火的是,从1999年第4季开始,驱动IC供给已经渐趋不足,所以对15寸液晶显示器特别偏爱的中国市场,缺货现象将更加突出,甚至在明年会愈演愈烈。
据记者从一线市场的初略统计,目前供应紧张的产品和部件包括:闪存、液晶面板、LED、VCD和DVD配件、电容、电感、小容量FLASH和部分电脑IC等。经销商订货周期明显延长,最长的甚至排到4个月以后。
产业链供应脱节
在这场“缺货”为主题的会战中,最后的矛盾都归结到IC产业链的供应脱节。
所谓“IC产业链”,是指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直到多种元器件组装的整个运作流程,最终服务于电脑整机、移 动通信以及数码电子等产品。如果一个环节脱轨,现在的所有电子产品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从整个半导体产业的角度看,缺货至少还会持续一年。”三星半导体北京办事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对于这波全行业的反弹,上游厂商大都准备不足,而新投入的产能又无法释放,供货压力在短期内肯定无法缓解。”
这位人士具体分析认为,芯片业的投资一般需要12-18个月才能释放产能,而这些产能又不能立刻转变成利润,所以从去年开始集中在亚太市场的IC投入现在仍停留在试产阶段;而更早的一段时间,IC产业处于历史最严重的衰退期,芯片大厂在当时纷纷缩减投资计划,这也使得目前IC产能无法随着市场需求迅速增加。
在IC技术和工艺方面,目前各主要代工厂商进展并不如意。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0.13微米制程技术,即使最领先的英特尔也未能实现完全成熟,许多厂商产能扩张因此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