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ll触控商机大?成本仍是关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In-Cell触控技术无疑是近期热门话题。基于电子产品装置设计日趋更轻、更薄的要求,In-Cell被各界看好很有机会抢攻大中小尺寸触控应用市场。但若回归到电子产品特性(产品周期短),以及触控面板产业趋势(例如传统玻璃型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和薄膜型电容触控面板不断跌价),低成本TOL(TouchonLens)和OGS(OneGlassSolution)陆续量产抢市等条件来看,未来In-Cell触控技术普及速度能有多快,技术、良率、成本可能仍是关键。
继日系面板大厂(夏普等等)In-Cell触控面板被传将导入Apple苹果新一代智慧型手机iPhone5后,投入触控技术解决方案多年的剑扬与面板厂中华映管合作开发的21.5寸In-Cell触控面板,也於6/14正式发表,该产品据悉仅以现有a-Si(非晶矽)TFT-LCD制程设备就可生产、无须另外投入资源,预计即将於今年9月底配合品牌客户新机量产出货。
从成本和良率来看,根据厂商的比较资料,若以21.5寸触控面板为例,目前市面上一块完整的外挂式双层贴合玻璃式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加上触控IC)模组,要价100-120美元,但华映与剑扬合作开发的21.5寸In-Cell触控面板价格号称可节省10%-20%成本。薄膜型电容触控面板也因制程、材料、工序较为复杂,若与相较之下,剑扬/华映In-Cell触控技术仍较具成本优势。
然而,这并非所有In-Cell触控技术的成本特徵。上述剑扬与华映的21.5寸大尺寸In-Cell触控面板能有此成本优势,主要系因为完全依照原本TFT-LCD液晶面板制程、仅有5道光罩,因此总体产出良率高达80%-90%,与生产一般TFT-LCD液晶面板的良率相当。
而较之目前各家厂商开发设计的In-Cell触控技术,在技术原理和结构方面也多少有些差异。如果采用稍早业界认知的十几道光罩制程所生产的In-Cell触控面板,现阶段良率可能还有待改善。因为即使每道光罩良率达95%,经过10-14道光罩后,良率可能也仅剩50%-60%。这样的良率似乎不易使供货面板厂赚钱。基本上就是制程中光罩数越多、良率就会越低。
倒是在技术方面,不论是日系面板厂所推动的In-Cell触控技术,或是华映/剑扬合作的In-Cell触控技术,现阶段都还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日系面板厂的In-Cell触控技术会使得面板上的DiamondPattern(钻石型图腾)会因尺寸越大而越多,而DiamondPattern又会影响到触控灵敏度。
因应DiamondPattern增加,面板厂商可能必须使用更多控制IC,进而增添杂讯干扰。市场盛传,日系面板厂的In-Cell触控技术目前只能生产5寸以下的产品,不利於朝平板电脑、笔电、桌机应用发展。
华映/剑扬合作的In-Cell触控技术,则是因为Sensor触控元件设计是置於像素旁,而TFT-LCD液晶面板上每个像素都由1个TFT在控制,就像是大楼里的公共设施不能更动。同样尺寸来说,面板解析度越高,每个像素越小,透光区越小,开口率越低。因此,如何在最不秏电的情况下提升开口率,就是面板厂努力的方向之一。
就现况而言,华映/剑扬的In-Cell触控产品若要兼顾解析度、开口率、耗电量,生产小尺寸产品仍有瓶颈,因此初期决定先攻大尺寸桌机显示器市场,接下来将切入笔记型电脑市场,最后才是智能手机应用。
其他面板厂部分,友达正在准备的新一代In-CellTFT触控样品,预计将会在2012年下半年推出。而已经完成开发的In-CellAMOLED面板即将於今年第三季量产出货,初期也是小尺寸应用为主。
相较於整合TFT-LCD/触控Sensor的In-Cell触控面板,在量产方面还因不同厂商有不同尺寸限制问题,传统外挂型玻璃投射电容触控面板和薄膜投射电容触控面板,成本和尺寸限制等压力似乎相对较小,至少对技术成熟的TPK宸鸿来说。到底In-Cell触控技术量产后,能在多少时间内克服良率、成本、技术瓶颈,在应用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值得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