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照明术语规范化亟待完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电源:规范产业通用术语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既需要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又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研发单位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当前半导体照明产业飞速发展,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国际、国内、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多。制订和实施产业通用的术语标准,既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基础建设的需要,更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与产业的持续变化相适应,产业通用术语的采集和整理,是一项不断完善而非一劳永逸的工作。规范产业通用术语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不仅需要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植,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有几个关键问题要面对,包括通用术语标准的名称、术语采集范围、术语的分类、名词术语的筛选原则以及术语定义的确定等。
规范化成当务之急
统一和规范产业名词术语定义,及时推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通用术语标准刻不容缓。
国家当前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工作空前重视,先后推出《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半导体照明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局面。
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背景环境的突出特点是: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国内、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多。然而术语的不一致、检测方法的不规范、指标参数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使我们在对内规范产业行为和对外争取话语权的过程中有共同的语言,尽快推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通用术语标准十分迫切。
统一和规范产业名词术语定义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需要。如果以市场上见到的氮化镓基蓝色发光器件的量产产品作为半导体照明产业起步的话,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大陆地区仅仅历经了10余年的发展。相比之下,其发展速度之快和拓展领域之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普遍预期,其中包括科技研发领域、生产制备领域、市场应用领域,也包括各级政策制定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这一产业发展前景的展望和评价。由于半导体照明的广泛应用,LED照明这一固态照明先进理念已走出实验室,由科技成果走向规模量产,逐步走进国计民生的主战场。与此相关,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在急剧拓展,产业链前端向原材料、结构材料、辅助材料等领域拓展,与其相应的设备、关键部件、零配件及易损易耗件等的更新换代也同步推进,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产业链后端迅速向下延伸,应用产品的品种花样翻新,进而推动了工程建设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固态照明的发光模式,使应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工程面貌一新,出现很多跨行业的应用产品和工程系列,覆盖面也越发广泛。
为适应产业链急剧扩展的利好局面,规范不同产业链间的共同语言,引导半导体照明产业规范健康地向前发展,尽快推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通用术语标准非常必要。
统一和规范产业名词术语定义是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基础建设的需要。新型光源与传统照明之间发生着一系列碰撞,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原有规则和新规则的讨论。同时,对标准的需求越发急迫,众多地方标准、联盟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的编制呼之欲出。企业、研发机构、检测测量平台等纷纷加入标准讨论的行列,有的标准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中,有的标准已处于报批阶段,已有很少数量的半导体照明专项标准通过公示颁布实施。仅就在编的标准而言,涉及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除光电子领域外,还涉及交通、煤炭、汽车、城市景观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技术背景的标准之间,如何做到相互配套、相互衔接,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产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问题。为此,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近年来将建立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半导体照明产业不断向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发展,最近,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的建立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工作,今年4月18日国家标准委召开了半导体照明(LED)标准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成立了半导体照明标准领导小组。小组将“跟踪国内外半导体照明的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明确半导体照明的标准化工作需求、提出将“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框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按行业跨领域、成套、成体系地推进标准化工作。
对于建立系统完善、相互协调、通用性强的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这一重点工作而言,尽快制定并实施与之配套的通用术语标准是当务之急。
统一和规范产业名词术语定义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需求。半导体照明产业是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随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范围越来越广。早期的GaN基蓝光芯片的量产产品在2003年至2004年在大陆市场问世,而到2009年,据不完全统计MOCVD设备增加到150台以上,芯片产量同比上年增长了25%,产值达到23亿元。而当年预估的2010年产值会激增至280亿元以上。应用市场从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到室内照明;应用主题从政府采购到百姓家用。另外,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支持项目也越来越多,在参与竞争和交易的众多企业中,涉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企业鱼龙混杂;同时,企业规模不同、技术背景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又增加了企业平等交易、公平竞争的难度,产品规范与标准问题越发突显。即使相同的技术指标,由于名词术语的不统一,也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建立产业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产品和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机遇和挑战并存
国家已确定在半导体照明等领域试行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逐步打破行业划分、条块分割。
规范名词术语是产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必要前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制造”的产品更多地出现在欧美、亚洲等各国市场,同时我们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目标努力推进。不过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游戏规则发生改变,关税壁垒被取消,发达国家率先发起技术性贸易壁垒。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也受到这些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引起产业不小轰动的“337调查”就是明显一例。随着国内产业规模和市场的急剧扩大,这样的危机将不可避免地伴随左右。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积极应对过程中,企业不仅要依靠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的通力支持,还需要产业整体步调统一,适时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发出有份量的声音,这些都有赖于以产业的一系列标准作为前提。
在半导体照明产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所要统筹考虑的一系列标准中,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是基础性工作。因此,制订和实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通用术语标准是当前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通用名词术语规范的良好机遇。
规范名词术语是实现海外贸易和地区对话的重要保障。LED照明产品的应用目前已有部分面向海外市场,随着国内产业产品性能的提高、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成本的降低,产品销往海外的品种和产量在不断增加。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大陆地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快速向海外市场拓展。“采标”工作是半导体照明领域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的重要议题。此外,有关专有设备、材料、器件、灯具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逐渐增多,特别是近年来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交往越发频繁,台湾业界人士越来越多地涌入大陆相关领域从业。两岸之间的名词术语存在很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海峡两岸在技术交流和标准方面的对话。在海峡两岸名词术语对照方面,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一些合作交流,词汇术语对照表的推出已有了很好的基础。
合作交流领域的扩大导致大量的术语词汇有待进一步跟踪整理,通用术语标准的制订旨在在半导体照明体系之上建立名词术语的规范依据,为实现海外贸易和地区对话提供了重要保障。
规范名词术语是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半导体照明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伴随着新工艺的不断引入,市场变化也不断催生新技术,必然带来不少新观点新概念,也不可避免地涌现出大量新术语和约定俗成的惯用词汇。由于产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导致其中有些词汇面临不同的理解,难免会产业不同程度的误解和歧义。这也是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的意义所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加强标准研究,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深入开展标准战略、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对标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提到国家层面,正在进行重点部署。目前,国家已确定在半导体照明等领域试行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逐步打破行业划分、条块分割,发挥标准的整体作用。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与产业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在标准体系建设上,做好顶层设计尤为重要,这其中,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换言之,产业通用术语标准的编制是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将极大地提高各种标准的通用性,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