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如何强化LED产业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但是在2012年深圳、佛山等地陆续发布LED照明市场和灯具标识方面的标准之前,由于国家迟迟未能出台相关产品的统一标准以及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监督制度,在貌似朝阳的LED行业还未起步时,就已经把这个产业搞得是乌烟瘴气,产品粗制滥造,性能极不稳定,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了极坏的印象,令那些想真正把产品做好,坚持技术、品质的企业生存举步维艰。幸而中山古镇看似做到官企学研这种模式的结合,但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政府需要在外贸政策导向上,向企业释放出更加明显的信号,通过信贷扶持、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审批等方面引导企业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如果产业上游有更大的盈利空间,企业就会有动力向上游走,上游的投资限制比较多,自然就会有相反的效果。”我们政府在扶持的时候不能只把大把钱用来购买几台MOCVD,这种只追求规模和数量的作用是不大的。企业也不能只把拥有机器的多少当作骄傲的资本,在注重产能的时候更要注重产值。
我们不妨在LED产业发展过程中借鉴一下韩国的发展模式。韩国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善于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在引进和吸收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大公司战略,保护本国市场,推进国产化。同时,政府成立专职机构进行管理、规划和指导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战略,并在政府协调下高效率进行。
就LED产业而言,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府主导下的大企业扩张,韩国政府一直在政府主导下推行大企业战略,通过政府与银行联手为企业提供资金培育大的企业集团。最终大企业集团不仅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对外贸易的中坚,而且是技术开发、引进外资、信息情报收集的核心力量,由于LED产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巨大,投资风险高,一般小企业难以满足该产业上中游的资金需求,这种大企业战略对韩国LED产业的发展自然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例如,韩国目前上中游的技术大多都是由三星公司研发成功的。
(2)采取产业集聚加速发展,韩国现任政府在高科技产业方面,通过“培育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来强化产业竞争力,主要措施包括:(a)以支援潜力企业稳健成长取代支援创业,并强化企业之间的整合;(b)构建企业之间的协力系统,促进地区集聚度和特色;(c)支援核心技术开发,培育优秀人才,对优秀技术、人才进行国家层面的保护和奖励。‖
例如,在韩国2000年的光产业发展计划中,政府提出利用区域集聚效应、国家扶持以及建立全球合作网络三种方式引导产业发展,并由政府拨款近一亿美元进行产业基地建设。
(3)以应用拉动市场,在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韩国一般都是首先将国内市场作为“创新服务与产品”的试验场,对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进入国际市场起到关键的推动力。
韩国LED产业能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崛起,其内销市场的贡献度相当大,特别是韩国手机厂商对LED产业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韩国是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国,其手机背光源的需求不仅带动了本国LED产业发展,同时也促成了台湾LED产业的兴旺。他们这种官企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强化本国LED企业,更是有力的保护了本国市场。
我国LED产业发展现在给人一种乱象丛生的感觉,整个产业布局显现小而散,多而杂的一种局面。各个地方都在争建产业基地,光电产业园,稍微留意一下就会看到在我国就最近两年就有50多地要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电产业园。这看似是一种好的现象,实则是一种浮夸风式发展,我觉得这和政府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规划有很大关系,政府及学研机构应就产业发展全盘布局,合理规划,应该是先规划在发展,而不是先发展在治理;企业更要建立完整产业链,相互整合,优化资源。
所以笔者认为韩国这种方式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建立一种官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坚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技术掌握能力,借市场带动需求,确定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以达到优化产业格局,避免产业一种未老先衰的目的,更是保护我国的LED市场,从而增强我国LED企业与外企的竞争能力。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有人就这样说“中国的LED企业目前就像在荒芜的草地上争食吃的一群小绵羊,总以为草地够大,自己怎么干都能吃饱,但这种无序的竞争能持续多久呢?惨烈的相互搏杀后的结果就是中途夭折或是辛辛苦苦壮大后即被国际照明巨头以代工或收购的名义逐步吞噬。”所以中国的LED企业在角逐市场的时候须有忧患意识,这不仅是企业的意识,更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