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37调查看中国LED技术之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深圳金优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铁勇在得知公司已被列入“337调查”的涉案企业时,第一反应是吃惊。他此前从未听说过什么叫“337”。
跟意外“中招”的金优田不同,同时被调查的几家大公司对于“337调查”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美国就曾对中国的4家LED照明企业展开过有关专利技术的调查。
美国不断发起的对中国LED照明企业的专利侵权调查,折射出中国在LED技术方面的短板和受制于人,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LED产业无比艰难的技术之路。
落后10年“技”不如人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研究出蓝光LED后,很快就成功解决了白光LED,使LED照明成为可能。白光LED问世后得以快速发展,10多年中,白光LED的光效提高了近10倍,LED开始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光源(SSL)进入照明领域,欧、美、日一批实力雄厚的LED照明企业纷纷崛起。
10年后的2003年6月,科技部联合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原建设部、中科院、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同年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以此为标志,中国的LED照明产业开始起步。
“我们的LED照明产业比国际上晚了10年。而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的LED照明产业就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阮军对记者说。
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秘书长耿博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国的LED照明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的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相关核心知识产权基本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GaN基LED产业发展来看,前5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