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行业人士分析下半年LED市场 是机遇还是挑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经历大环境的不景气,下半年市场情况如何?火热?压力?冷淡?有人乐观,有人悲观。听听行业人士怎么说。
安徽世林照明董事长桑永树:整合加剧 生死存亡
首先,传统照明市场进入淡季,我们在传统产品方面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产能力,这会造成短期内较重的库存和财务压力,这是所有传统照明企业会面临的问题;其次,在年中,国内几乎所有照明企业都有很大的动作,行业内标杆企业的价格扁平化,使得LED产品从原来的产品个性推广、区隔销售,进入了残酷的、白热化的价格战。这个过程将加剧行业整合,小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洗礼,而规模企业也将迎来“微利”甚至“负利”经营的血拼挑战。
国星光电照明事业部总经理徐振锋:市场增长是大趋势
对于当前的照明灯饰市场,我认为,市场容量大,但目前市场仍然充斥着大量低端、低价的产品。门店经营受到电商冲击,营业情况不佳;而细分市场中商照市场的替换量逐渐增大,高端场所更看重商照产品的品质与光效,因此说,我们依然看好市场的增长。
今年下半年,市场增长是必然趋势。不过,具体到细分市场,厂家的生存境况千差万别,有的厂家放弃渠道建设转做电商平台,也有的厂家干脆退出了照明市场。在这场“战役”中,尤为关键的两点是:一、企业的定位能否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二、产品定位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区域市场,厂商是利益共同体,都有责任进行市场推广。单靠一方投入是无法做好区域市场的,厂商需要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和同享利益。
广州光为照明董事长周檀煜:照明市场逐渐成熟
当前的照明灯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洗牌处于加速期,“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融合也能带来市场推广模式的新调整。整体照明灯饰市场有点低迷,但值得高兴的是,LED照明产品已被消费者们普遍认可。未来,照明市场肯定会朝着成本更低、应用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今年下半年,预计照明市场将会有所好转,随着照明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企业比拼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有资本整合、资源运作的能力,很多企业卯足劲,绞尽脑汁创造销售机会。
从一开始厂家就要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再全面启动市场,可以协助商家把市场做大做强。在这期间,厂家要不断培养经销商,协助其建立终端网络,营造对厂家品牌较为有利的“市场进入”条件。但最后,经销商经营得如何,还得看个人的经营能力。
临沂世林照明董事长刘明贤:市场份额有所增加
2015年以来,照明市场就进入“竞争无机制”和“无秩序混乱”的尴尬局面,部分单品呈现“无底线”、“无下限”局面。2015年上半年,生意整体上与往年同期相比,经营比较吃力。北方地区历年都是下半年的生意好于上半年,所以我认为,下半年生意应该会有所好转。
在区域市场建设方面,厂家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因为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和市场格局就已经决定了其产品在市场应用的份额;其次,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在市场投入的资源和物料预算等,对其产品在市场的份额也有重要影响。
作为商家,我对当前合作企业的建议如下:1、产品降价前,企业应至少提前15-20天发出准确通知;2、企业应给予商家授信或铺底支持,共担风险;3、企业在产品出货方面要及时,要有保障。4、企业“填鸭式”压货经销商的模式过于乐观估计市场应用份额,这方面也应有所改善。
北京特优仕运营中心总经理戈保刚:工程市场会好一些
当前,零售市场冷清,市场景气度不甚理想。目前市场变化得太快,企业跑得快、产品变化快、价格调整快等,这些因素让商家对库存要谨慎考虑。而在下半年,我觉得工程市场肯定会好一些,这主要是基于上半年市场的沉淀和经营。
新特丽市场部总监邹辉:市场客流急剧降低
目前,照明行业面临的压力,其实早在前几年的建材行业都遇到过。从我多年的建材行业经验来看,照明行业面临的困境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大量的中小企业靠仿冒、低品质和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照明行业里的一些中大型企业逐步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以品牌化来提升知名度,产品和品牌获得市场的认同,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出局是必然结果。
下半年,市场不可能好转,而且还会愈加恶劣:第一、房地产低迷直接打击市场需求;第二、经济不景气直接打击消费信心;第三、消费者消费行为转向网络采购;第四、80、90后消费群体的兴起,产品风格选择具有唯一性;第五、不少地方租金和人工继续上涨;第六、厂家和商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困境,缺乏对策。
麦格蓝照明营销总监孙日江:市场缺少利好迹象
目前,家装市场需求仅能覆盖全国20%-30%的市场及经营商户,这些市场均属于当地原先排名第一或第二的零售市场或综合市场,这些商户也属于掌握一线品牌、市场或资源的经销商。
当前,市场外围环境符合经济规律,但照明灯饰市场长期过度开发,经受不住市场大环境变动。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市场景气度不会好转,反而这种状况将成常态,市场缺少利好迹象,如地产政策、房产空置率、CPI指数及购买能力等。对于没做好专卖店,我认为那是厂家的问题。想做品牌,厂家要承担起经销商“拎包入住”的责任。经销商选择厂家或厂家选择经销商后,操作一个专卖店,店铺选择、经营管理及推广宣传、产品研发及组合、店铺软硬装及陈列等,这些都得厂家来完成。
对于没做好复合散货店,那是商家的问题。既然不做专卖店,商家得承担整个店铺运营的责任,这些责任涵盖一家公司的组织架构、立项计划书、当地人脉整合、店铺位置争夺、产品定位规划、上游厂家甄选与组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