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风范”:助力LED产业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央视在内的高规格媒体也开始密集关注工匠精神的话题,并以多种形式宣传“大国工匠”,倡导工匠精神。然而,培养工匠精神,光有宣导和说教是不够的,需要企业及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用工匠精神去赢得尊重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人们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和行为习惯。优秀工匠乐于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持续改善自己的技能,享受产品和工艺在研磨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具有匠心的经营者,其目标是通过持续改善,打造同行及对手无法匹敌的竞争优势,并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不断研磨产品、服务和品牌,做百年老店。
工匠精神是由许多优秀元素组成的人格特质之一: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始终追求完美和极致,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从不投机取巧,在确保质量方面,不马虎,不妥协;做事耐心,执着坚持,为改进产品或服务,不停歇,不放弃;淡泊名利,热爱工作,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工作,不图名,不为利……
当今中国社会心浮气躁,万事都追求“短、平、快”,投机心态浓厚,忽略了认真打磨产品、服务和品牌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产品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人热衷于到海外“爆买”,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供给侧主体的中国企业,务必尽快走出浮躁,潜心研究、认真打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入其中,设法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
笔者相信,在中国企业、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工匠和优秀企业家,中国产品、服务、品牌也将因此获得世界更多的尊敬。
在企业中培养工匠精神
首先,企业家要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工匠精神只是一线员工或工匠应该拥有的品格。其实不然,在企业内要培养工匠精神,企业家首先需要自我革命、孕育匠心,从浮躁和焦虑中沉淀下来,更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力争打造世界顶级的产品、服务和品牌。
其次,企业领导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工作、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通过组织不同专业领域技能大赛,表彰和奖励优胜者,树立各领域技能标杆,积极引导更多员工钻研技术,研磨技能;对企业内各种具有匠心、乐于改进的人和事予以褒奖和宣扬,在企业内形成倡导匠心、尊重匠人的良好风尚。
第三,注重利于匠人成长和匠心培育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为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条件。在员工绩效评价体系中加入工匠精神的特质元素,如改善意识、能力和业务专注力等内容。在企业职级(晋级)体系中,设置某些专业方向的工匠职级(初级、中级、高级、大师),引导员工对照职级要求,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意识,磨练专业技能。
第四,学习和运用培养工匠的各种技法,诸如OJT法(在职培训)和OFFJT法(脱产培训或向外部学习)、早会晨读、师傅带徒弟培养制、QCC(品管圈)、自主管理等方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员工技能实训基地,导入和持续运营技能考级办法和技能职级奖励机制(每拥有一项技能,就在工资里加上一份额度不高的技能补贴),引导员工不断提升。
第五,可以借助某些庄重仪式,给获得晋级的各类工匠颁发证书,让工匠们获得美好体验,进一步升华他们的人格。
通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超级员工以及具有超级匠心的企业领导,可以为企业基业长青打下扎实基础。
在社会上崇尚工匠精神
除了企业内的努力之外,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又该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其实方法有很多:国家领导人在方向上予以强力引导;媒体要为匠人提供更多展示平台,为培养工匠精神鼓与呼;行业协会等要负责制定工匠职级标准,并组织全国性技能竞赛等;技工学校等办学机构要彻底革新教育体制或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匠心的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等等。
为了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并营造崇尚匠心、尊重匠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在社会管理层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可以参考教师节的形式,设立工匠节,比如把5月1日劳动节之后的5月2日定为工匠节。在每年的这个时间点上,可以在国家层面表彰各类技能匠人和匠心企业家,他们的事迹有说服力,便于传播和学习,具有鲜明、积极的导向意义。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将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个方面,要积极变革社会监管模式,从守株待兔式监管(发证+接投诉后监管)向随机流动式监管(把监管力量前推到一线,进行高密度暗访抽查等)转变,拿出“洁癖”(工匠)精神,严管社会上各种不良习气和马虎态度。最近几年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其他方面监管依然起色不大。笔者经常出差在外,听到、看到社会诸多方面的问题,许多都与社会监管不力有关。如果各监管方都能拿出抓酒驾、抓“八项规定”的决心和行动,社会面貌必然焕然一新,有利于工匠精神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