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第三次增加在川投资 7500万美元只是开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英特尔与我省签订的最新协议,“芯片巨人”在成都的投资总额已增至6亿美元。
在10月17日举行的四川—跨国公司产业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上,英特尔公司与四川省签订协议,将再追加投资7500万美元,使英特尔在成都的总投资增加到6亿美元。这是该公司进驻成都高新西区后,第三次追加投资。
座谈会后,英特尔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戈峻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投资为什么从3亿多美元增至6亿美元
记者:是什么让英特尔不断增加在川投资?
戈峻:2003年,英特尔宣布在成都高新西区设厂,当时计划的投资总额为3.75亿美元,这一数据不断被超越,直至现在确定的6亿美元。英特尔现在确立了上海研发中心、大连晶圆芯片生产基地、成都封装测试基地“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格局,成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亿芯片,将从成都供应到全世界。今年11月底之前,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工厂将完成对上海浦东封装测试工厂的整合,实现产能扩容,这些因素都在推动英特尔对四川追加投资。
软实力招商最具竞争力
记者:英特尔投资四川,最看重四川的哪些优势?
戈峻:很难说是某一点的优势,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水电供应、政策支持,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是致命的。英特尔对设厂地点的选择,有一套非常严格且复杂的程序,是业内最为苛刻的,堪称选址的“教科书”。这种苛刻,也产生了一种标杆效应。英特尔入驻高新西区时,没有几家企业在那里,两年后,企业想入驻,却找不到地盘了。于是便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看到英特尔在,不去做可行性分析调查了,而是直接洽谈入驻的各种细节。
记者:相比较而言,环境招商与政策招商,你们最看中哪个?
戈峻:环境是持续招商的根本所在,软实力招商最具竞争力。成都具有这样的特质,她是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是最适宜人居的城市。而且这座城市发达的教育,为企业提供了各类人才,无论是中高端人才,还是技工等劳务人才。正因如此,英特尔成都工厂的人才,本地化程度非常高。
科技向西流是趋势
记者:英特尔再次向成都增加投资,是否意味着电子、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加快向西部转移?
戈峻:科技向西流,是一种趋势,尤其金融危机背景下,在西部投资的物流、人才、成本等优势凸现出来。不敢说西部以后可以取代 “长三角”、“珠三角”,但平分秋色的局面却可以预期。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出台,西部农村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
记者:您参加本届西博会的感受如何?
戈峻: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西博会,但并不陌生,因为此前一直就在关注。在本届西博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致辞中明确“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这个消息令人振奋,也更加坚定了英特尔投资西部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