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热潮之下,AI公司的估值飞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我国新成立的AI公司分别达到146家、226家、237家、116家。照此推算,2014年以来,我国很可能新增了上千家AI公司。
“成立两年多进入量产、开始出货,已经非常神速,很多公司三四年才可能完成流片。”探境科技CEO鲁勇10月31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尽管我们已经走在很多同行前面,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的节点。”
探境科技成立于2017年3月,是一家AI芯片公司,今年9月刚刚推出自己的AI语音芯片——音旋风611。鲁勇透露,该产品在推出之后新增了格力空调、美的空调、华帝抽油烟机等客户,已经小批量出货,当出货量达几十万颗的时候能够盈亏平衡,大概率明年会实现。
鲁勇认为,此前几年大量AI初创公司主要依赖资本支撑,但现在已经到了市场检验的关键节点,大家都很关注商业本质的回归,主要看能否自我造血。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技术好、渠道强的能胜出。鲁勇一席话大体勾勒出数千家AI初创公司的当前处境——寻求盈亏平衡的突破。
但记者梳理发现,除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先后宣称已经实现盈利或收支平衡但未经证实,以及8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旷视科技已经自证2018年盈利3220万元外,鲜有AI初创公司宣称已经盈利。
投资潮起
这些公司在过去几年受到了资本的热捧。清华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融资事件369笔,占到全球1208笔的31%,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总额277.1亿美元,占到全球395亿美元的70%。
亿欧智库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AI创业公司累计获得超过500亿元融资。尽管由于统计覆盖面的问题,最终数据差异较大,但总体上来看,2016年3月谷歌AI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来,人工智能投资在中国乃至全球非常火热。
但另一方面,比如《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AI商业落地前100强公司累计收入还不足100亿元,绝大多数企业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90%以上的AI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同一年,腾讯研究院和IT桔子联合发布《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估算,截至2017年6月,中美两国倒闭的AI公司总数已超过50家。这表明资本热浪之下,AI创业泥沙俱下、泡沫泛起。
在此背景下,一些业内大佬早已发出警告。比如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2017年就做出预测:到2018年年底,会有一批AI公司倒掉,因为过去一段时间“AI项目确实贵了,泡沫是存在的。”李开复可能是国内较早警示AI泡沫的投资人之一。
那么最近两年情形究竟如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2019Q1)》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AI领域的投资热度逐渐下降;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AI融资规模126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7.3%;融资笔数310笔,同比下降44.1%、环比回升29.7%。同一时期,中国AI领域融资金额30亿美元,同比下降55.8%,在全球总额中占比23.5%,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9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2018年以来中国AI融资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其中“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2018年合计就拿到200多亿元融资,占到2018年中国AI领域融资总额的1/5。
商业化缓慢
资本热潮之下,AI公司的估值飞涨。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近日在Bloomberg活动上透露,截至目前商汤科技已经完成超过30亿美元的融资,总估值已经超过70亿美元;而旷视科技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经过9轮、13.5亿美元融资,今年5月的披露估值为40亿美元;依图科技已经经过6轮融资,在今年6月份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中估值已达到21亿美元;云从科技在完成今年6月最新一轮融资之后,披露估值也已经达到230亿元。
除“AI四小龙”以外,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地平线经过今年2月6亿美元B轮融资之后估值已达30亿美元,寒武纪完成2018年6月数亿美元B轮融资之后披露估值也达到25亿美元。在AI操作系统领域,第四范式2018年12月完成10亿元C轮融资之后,估值也已经达到12亿美元。
但纵观这些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公司,在披露营收乃至盈利状况时却是遮遮掩掩。
比如商汤科技,2018年对外宣布,成立三年营收连续保持400%以上同比增长,2017年已实现全面盈利。徐立今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表示,商汤科技2018年主营业务合同收入同比增长10多倍,“已经是一家盈利的企业,可依赖自身的资金储备,持续造血,不需要过度依赖资本。”
再如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2018年安博会上透露,“今年(2018年)地平线收入已达到亿元级,比去年增长近10倍,2019年将迈入大规模商业化。”
在涉及营收和盈利的话题上,如云从科技那样,去年在宣布2017年已经实现盈利的时候,预计2018年营收将达到15亿元,已经是相当坦荡的。
我国大部分AI初创公司都是2010年以后创立的。前述所及的旷视科技创立于2011年、依图科技创立于2012年、商汤科技和第四范式创立于2014年、云从科技和地平线创立于2015年、寒武纪创立于2016年。
究竟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鲁勇表示,这要看公司类型,芯片等AI硬件商业化周期长,至少需要3~5年。软件的话可能要短些,但也需要两三年。至于说那些做了四五年还没有盈利的,可能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深鉴科技CEO姚颂也表示,对于AI芯片的初创公司来说,要想实现商业化就得把芯片、系统、软件甚至算法和解决方案全都做了,芯片做出来得一两年,应用到产品还得再过一年,从开始做到见着盈利至少也得三五年的周期。
那么,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AI初创企业没有盈利并且营收规模很小?鲁勇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很多AI公司的初创团队都是学术出身,都是从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拿着比较好的技术出来创业,并没有搞清楚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定位,所以再好的技术,都很难落到商业上来。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何泳澔博士也认为,国内AI初创公司的核心团队大部分出身技术,缺少行业专家,或者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刻,更缺少商业化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各种挣扎后产品依然无法落地。
何泳澔博士认为,国内大多数中小型AI创业公司都需要转型,“趁着还有资金,彻底从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或者产品驱动,否则过去所谓的优势很可能成为商业化道路上的绊脚石。只有不断在商业化过程中积累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才有可能更快成长。”
另外,国内AI初创还有一个问题是技术上缺乏差异化,“在技术上没有差异化,就相当于没有护城河、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复制。”鲁勇认为,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么在技术,要么在资源,要么在渠道,对于AI初创公司而言,资源和渠道不见得有优势,因此技术差异化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