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领域的探索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物联网技术概况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简单来说,物联网是连接物品的网络。
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传感网络,即以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为主实现“物”的识别;二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三网(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如智能家电的控制器。与物联网网络结构层次相对应主要需要以下四项主要的技术支持:RFID识别技术、泛在传感技术、纳米嵌入技术和智能运算技术。RFID识别技术和泛在传感技术主要是搜集物体信息,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主要源头;纳米嵌入技术主要是实现信息采集的广泛化;传感器得到信息后需要对其进行语义的理解、判断和决策,这就需要智能运算技术来完成。
图1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
2.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物联网会进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推动物流功能整合,对物流服务各环节运作将产生积极影响。在生产环节,EPC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运输环节,EPC和RFID技术,及软件系统将实现可视化跟踪管理和智能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在仓储环节,EPC技术及智能系统的应用,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库存管理能力和空间利用率等;在配送环节,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则可以大大缩短拣选时间,提高拣选效率,掌握预期的到达时间等;在销售物流环节,智能货架自动识别并随时报警,通过网络实现敏捷反应。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的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物流业将迎来智慧物流蓬勃发展的时代。未来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中将体现出如下的五大趋势:
第一,统一标准,共享物流的物联信息。建立统一的标准是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更是物流行业应用市场的需求。虽然在物联网时代,很多物联网局部应用是闭环的和独立的,没有必要实现全部的物品互联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但是,在物联网基础层面,统一的标准平台是必须的,局部的物联网系统、物联局域网等都可以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上建立。中国编码中心的专家认为,统一的物联网基础(编码)体系是物联网运行的前提,只有在统一的体系基础上建立的物联网才真正能做到互联互通,做到信息共享和智慧应用。
第二,互联互通,融入社会物联网。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系统、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随着标签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社会物联网体系的开放,物流行业部分局部的物联网应用会很快融入社会物联网。
第三,多种技术,物流领域集成应用。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蓝牙、视频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
第四,物流领域将不断涌现出新模式。物联网是聚合、集成的创新理念,物联网带来的智慧物流革命将会涌现出许多创新的模式。
第五,“物”有智慧,实现智慧物流变革。目前德国弗朗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正在研究真正物流中的“物”本身具有智能的智慧物流体系,即让物流中的物自己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自己应该存放在什么位置等待。
3.物联网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联网作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赛迪监理”)在顺应国家对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国家对于物联网的规划基础上,在国家优渥资源的推动下,建立研究平台,关注于物联网的标准、技术、产业链、法律法规、安全等方面,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一系列物联网潜在的问题:
一、标准不统一,影响物联网的推进。现有各行各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对物品的编码结构形式各异,对构建互联互通的物联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技术还不成熟,影响物联网的规模。卫星定位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相对已较为成熟,商业化程度比较高,但RFID和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技术核心,尚未全面进入产业化。国内的RFID技术仍以低频为主,高频RFID刚进入产业化初期,应用解决方案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潜在的安全问题,物联网普及受质疑。当今信息化需要信息的开放,而安全性要求信息的独立,因此需要做的信息化和安全性的统筹兼顾。
四、无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形成商业模式。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控制等各个方面关系到各个领域,没有一个巨大的商业平台,只能低效率、高成本的闭门造车。
五、法律法规不完善,物联网发展处处碰壁。物联网涉及到交通、环境、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消防、个人健康、水系检测、食品溯源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需要多种力量的整合。
4.关于物联网引入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赛迪监理正视并重视物联网在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可操作的项目管理层面上,尤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项目参与方应采用相同的技术标准。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沟通工作,使整个项目的参与者达成共识,在项目的开始之初,对编码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定。有效防止在项目的参与方中形成信息孤岛,保证渠道通畅,保证采集到的信息的准确性,达到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确定物联网技术的引用水平,结合成本和技术等因素,确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层次和水平。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成本进行控制,越是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必然代表着越高的资金投入。结合项目本身对技术的需求程度并结合预算,确定物联网技术引用的层次和水平。
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共享,这就需要特别注意信息安全的问题。涉及的信息在项目的参与方之间会自由传递,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找出会对项目中参与者造成不利影响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或者签订保密协议,对项目参与者的利益进行保障。
四、形成比较明确的商业模式,明确赢利点。引入物联网技术项目的参与方,应积极商讨互相配合,在物联网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共享、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决策等方面寻找赢利点,形成相互配合的整体,而不是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最后,需要对所得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物联网属于新兴事物,目前存在着法律法规的滞后性问题,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应在合同中尽量弥补法律法规的空白领域,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条款,对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能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和我国等国家都在投入巨资来研究物联网。赛迪监理认为物联网虽然的应用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其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赛迪监理作为国内信息化项目咨询与管理的领军团队,在不断加大对于物联网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正视高新技术引入项目管理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成本问题、风险问题、具有一定研究性质所带来的进度问题等等,探索相应的先进的管理手段去进行积极的调整控制,保证高新技术进入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