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喜忧参半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汽车电子是汽车制造和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它代表了先进的科技文明,逐渐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儿。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既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全球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产品市场规模的连续扩大,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状况良好。尽管近年来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甚至出现了汽车销量的负增长,但是作为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结合体的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规模出现了加速增长,与整车市场逆势而动。据赛迪顾问分析,2003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150亿美元,同比增长8.1%,比2002年7.5%的年增长率还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从地区上看,汽车电子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和德国,这与各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相匹配的。由于欧、美、日的汽车整车产业非常发达,这些地区对整车上游产品之一的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最旺盛,是全球主要的汽车电子市场。
根据赛迪顾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2004年和2005年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40和1340亿美元,年增幅保持在8%左右,增速保持在整车市场增速的2.5倍左右。
汽车产业的全球择优配套体系将导致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区域转移。由于拥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成为此次转移的重点区域。跨国汽车电子企业将借以降低生产成本,维持并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开辟和占领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市场。
二、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汽车电子在我国属于市场前景较好的一个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汽车工业的发展与人们对汽车各种性能要求的提高已经开始带动汽车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03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呈现出“量价双增”的增长特征,分别达到33.7%和41.5%。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很快,产品供给水平已经高于国内需求水平,2003年产量高出需求量1071万套,产值超过需求额13亿元。
目前,在当地汽车整车产业的拉动和政府规划的影响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四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主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主的环渤海产业集群;以大连和沈阳为主的东北产业集群。
三、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产品结构失衡和民族资本缺乏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增长率大于销售量增长率,主要是由于高附加值汽车电子产品在所有汽车电子产品中所占比重有了提升,和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在汽车整车价值中的比重有了显著的提升,不过国内产业对这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还极为有限,多类产品大量依赖进口,导致这部分产品的价格在一段时期以内持续看涨。据赛迪顾问统计,国内汽车电子生产商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音响、汽车空调、中控锁、防盗系统以及电动车窗等低附加值产品上,而自动变速控制系统、安全气囊、电子组合仪表以及发动机控制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仍大量依赖于进口。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产品的总体供需缺口有所缩小,但从产品结构来看,各类产品的产需缺口仍在拉大,结构性失衡现象更为严重:一方面,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产品越发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汽车音响和汽车空调等产品的产量与国内需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这类产品的出口外向度也正在不断提高。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扭转,未来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将会出现“大进大出”局面,进口的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则是低附加值产品。
我国汽车电子企业现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据赛迪顾问统计,我国汽车电子企业或涉及汽车电子生产的企业有1000多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产品单一并且技术含量较低,与世界汽车电子业跨国公司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虽然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规模化大生产还未形成,企业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外。与先进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在不断拉大,主要表现在经营规模、盈利水平、投融资能力、产品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人才素质、发展战略、持续改进能力、市场开拓、知识积累、研究开发能力等多个方面。
同时,面对我国潜在的巨大汽车电子市场,国外汽车电子供应商已积极介入。据赛迪顾问统计,近几年新成立的汽车电子企业中,合资企业约占70%,合作伙伴中有许多是汽车电子零部件行业的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一个中外合资合作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业竞争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因此,由于大部分汽车电子产品均由国外独资和合资企业生产,如果在我国汽车电子产品中扣除这部分产值,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供需关系将从现在表面上的供过于求变为供不应求。从这一点上说,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出现产品供应结构失衡与民族资本参与较少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