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感测器厂商正全力拓展MEMS市场商机。为迎头赶上意法半导体、应美盛等国际大厂,国内MEMS业者正积极与台积电、工研院进行深入的技术合作,以提升加速度计与陀螺仪产品竞争力,并计画透过策略联盟方式,切入多轴解决方案市场。
台湾微机电系统(MEMS)供应商在练兵多年后,已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透过产研界合作,台湾业者正逐步提升MEMS产品最关键的制程技术,且携手晶圆制造商建构虚拟整合元件制造商(IDM)营运模式,冀望藉由台湾半导体制造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商机。
以台湾MEMS感测器开发商矽立为例,透过与台积电合作,已顺利开发出三轴加速度计,并成功打进中国大陆公板平台。
台积电相挺矽立抢进中国市场
图1 工研院产经中心电子与系统研究组零组件研究部产业分析师谢孟玹表示,透过与台积电合作,矽立加速度计已打进中国市场。
工研院产经中心电子与系统研究组零组件研究部产业分析师谢孟玹(图1)表示,国内感测器供应商以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为主,在缺乏制程技术专利及产能的支援下,对长期经营将形成挑战;然而,透过与台积电合作,能为台厂提供坚强的MEMS代工后盾,助其打开中国大陆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大门。
据了解,国外MEMS厂商多为IDM,专业MEMS代工业者稍一不慎,就容易误踩专利地雷;然台积电具有t-MEMS制程专利优势,可望为台湾感测器厂商提供无后顾之忧的技术和产能,进而提升台厂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能见度。
此外,由于台湾感测器供应商面临资金不足问题,以致研发人力与资源短缺,因而导致产品开发进度原地踏步。谢孟玹建议,台积电、联电等晶圆厂亦可透过转投资的方式支援台厂,形成「虚拟IDM」的产业型态,来厚实台湾MEMS零组件厂商的实力,使其能与国外IDM厂商相抗衡。
其中,矽立便是台积电转投资台湾感测器厂商的成功案例。透过台积电的协助,矽立以单核三轴加速度计,在国外MEMS大厂环伺的激烈环境中,打进中国大陆三大公板平台之一,成功抢下一席之地。
然而,谢孟玹不讳言,现今台湾感测器厂商的产品推出情形,仍处于牛步阶段,目前在中国大陆开始出货的厂商只有两家,除了矽立之外,另一家利顺精密现仅吃下白牌平板市场,再加上国内MEMS厂的产品线,大多只以一款加速度计为主,产品组合不完整且同质性高,短期内难以抢攻加速度计加磁力计的六轴MEMS市场。
谢孟玹认为,台湾感测器厂商未来可透过产品线互补的方式,与国内或国外其他厂商进行合作;例如具有加速度计产品的利顺、矽立和合发微,可与生产磁力计的爱盛,或是与日本的磁力计厂商结盟,携手抢进主流的中国大陆六轴MEMS市场。
除加速度计已成为台湾感测器厂商重点布局产品外,台湾MEMS设计商亦将进军陀螺仪市场。在工研院南分院微系统中心与亚太优势协助下,台湾MEMS业者已克服陀螺仪因制程复杂所带来的控制力与精准度不佳等挑战,并可望于2013年投入量产,与意法半导体(ST)、应美盛(InvenSense)等国际大厂在消费性MEMS市场一较高下。
挺进陀螺仪市场台湾业者明年量产有谱
图2 工研院南分院微系统中心主任张平表示,陀螺仪将成为下一个行动装置标配,并促使各家MEMS业者争相投入此一产品开发。
工研院南分院微系统中心主任张平(图2)表示,继加速度计成为智慧型手机、平板装置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标准备配后,可精准计算重力速度方位的陀螺仪随着价格逐步下滑,亦可望逐渐普及于各式装置中。
尽管陀螺仪商机开始涌现,但受限于陀螺仪在制程与结构设计的门槛较加速度计高,过往台湾业者难以量产此一元件,使得目前陀螺仪市场仍为外商所主导。张平认为,由于MEMS为高度客制化的元件,其结构高达上百种,导致制程标准难以底定,因此制造经验的累积相当关键。
为协助台湾MEMS业者实现陀螺仪产品设计,工研院南分院微系统中心经过10多年努力,近期已成功研发出首款电容式陀螺仪。张平透露,该款陀螺仪已投片给亚太优势进行小量试产,并已可提供样品给台湾MEMS业者进行产品设计,预计明年可望开始量产,协助台湾MEMS产业向上升级。
据了解,目前已有三间台湾MEMS业者获得工研院技术转移,具体技转内容包括电容式加速度计与电容式陀螺仪结构、封装、测试与制程等技术。
现阶段台湾MEMS产业在设计与量产经验方面仍不及欧美业者,想打入国际品牌大厂的供应链实属不易,如何突破此一瓶颈亦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张平分析,对台湾业者而言,短程目标须先求有量,再求获利,意即牺牲一些毛利率,以换取量产经验站稳市场脚步;远程目标则仍要提升产品效能,并持续开发创新应用元件,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