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 赢利投资求平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报记者 李映
“是选择而不是机会决定了命运。”中芯国际第二季度财报再次表明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营收为5.4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净利润为75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仅为710万美元。中芯国际连续5个季度赢利,这对命运多舛的中芯国际来说殊为不易。但在全球代工企业狂飚猛进、中国大陆代工业资金压力巨大的情形下,保证持续赢利、加快先进工艺开发等仍是摆在中芯国际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赢利在于效率提升
中芯国际赢利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产能利用率,第二季度达到98.5%左右。
中芯国际资深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彭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2011年邱慈云博士到任CEO以来,带领新的管理团队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公司发展战略,围绕三个方面不懈努力,实现了中芯国际的五季连赢:一是提高产能利用率,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到98.5%左右,基本是满载运行;二是先进工艺占比率不断攀升,第二季度40nm工艺产品销售额快速上扬;三是重视管理的高效,提高团队战斗力和执行力。
持续赢利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中芯国际在管理、市场、渠道、技术等多个维度提高效率的佐证,也是吸引资金的有效保证,是持续投资扩大产能的底气所在。中芯国际做到了,这也将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彭进强调说,我们将在持续赢利的基础上,持续扩大规模,审慎评估投资机会。如果不一直扩大产能,提供先进工艺,那就无法为快速成长、不断进步的客户提供支持。
作为中国大陆代工业龙头的中芯国际,持续赢利也为“左冲右突”的中国大陆代工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彭进指出,从整体来看中国大陆代工业进步很大,中芯国际于2000年成立,2001年首先从0.18μm开始量产,而现在40nm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技术进步了很多世代。当然,与全球代工业界最先进的制程相比还有差距,还在着力追赶。
中芯国际的追赶策略着眼于提升“内功”。彭进表示,一是随着工艺节点的进步,对IP库等的需求会更高,中芯国际每年投入上千万美元,未来还将持续投入。因为只有深入研究应用需求,深入了解设计企业的需求,准备好相应的IP,至少提前半年做好储备,才能在设计企业提出相应要求时从容应对。二是在28nm工艺上,也将按照计划在今年年底接受客户试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与客户进行相关验证工作。
中国客户业务已占营收四成
国内设计企业选择中芯国际进行代工的意愿已从2011年的59%上升至2012年的75%。
从财报来看,来自中国客户的营收约占中芯国际总营收的40.9%,而上年同期只占32.7%。“中国营收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对中国客户支持和服务不断加强,深入拓展合作,二是中国设计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订单数量也在激增。”彭进表示。
在中国客户中获得如此之高的认同,与中芯国际一路走来的“芯”路历程息息相关。彭进深有感触地说,一方面,中芯国际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中国客户。现有客户中有很多在早年成立时只有几个人,中芯国际从其成立之初就提供一个代工平台,花费很多精力帮助客户一起成长。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成长为营收上亿美元的公司,中芯国际也获得了客户的回报。据统计显示,国内设计企业选择中芯国际进行代工的意愿已从2011年59%上升至2012年的75%,数字变化背后折射的是中芯国际一直以来的专注和执着。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不断快速成长,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市场的潜力激发了中芯国际释放出相应的“能量”。从营收应用领域细分看,中国手机用芯片营收占据中芯国际国内营收的58%。因为智能手机在快速取代功能手机,对基带、AP、触控IC、PMU等芯片需求看涨,同时对工艺要求也在提高。此外,中芯国际还非常看好智能卡、专用存储器、电视芯片和移动支付等市场需求,也将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所需的IP和工艺。
与设计企业共进退,中芯国际不仅自身斩获良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大陆IC设计企业水平的提升,相辅相成之下贡献的是中国半导体业的整体成长。随着中国本土设计企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芯国际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所系。彭进指出,在2007年前,中芯国际的工艺比中国本土设计公司领先差不多一代,也培育了许多国内设计公司客户,引导他们使用先进工艺,从而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延续至今。一旦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实现量产,这些设计公司便纷纷返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40nm节点之前是国外客户领先,而从40nm节点之后,中国设计公司开始与海外齐头并进,这是一大进步。彭进详细解释说,因为国内设计公司大多还是FOT(Foundry own tooling)模式,如从40nm节点来讲,中芯国际需先开发出40nm硅片,测试之后做成Spice Model(模型参数)和Design Rule(设计规则),然后给第三方IP供应商开发出相应的IP,这些IP开发之后还要拿到中芯国际生产线上去验证,这一流程下来一般需要9个月左右。而国外设计企业一般都是COT(Customer own tooling)模式,有自己的IP库,可直接拿中芯国际的40nm硅片做设计,开发时间比国内设计厂商能提前9个月,从这点来看,国内设计企业在40nm节点开发的时间需要比国外设计公司更早才行,也表明国内设计企业的进步空间是相当大的。“国内几家大的设计企业正在向COT转,这需要规模足够大、营收足够多,才能有实力转,国内设计企业成长也将进一步加快。”彭进强调说。
28nm下半年或将试产
目前北京二期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后将着重开发40nm、28nm及以下先进工艺产能。
在代工业这一“吞金兽”行业中,在后摩尔定律的驱动下,代工企业的赢利永远只是前进路上突破的一道关卡,如何加快布局先进工艺、如何构建相应的IP库等重重关卡还将铺陈,这显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平衡投资与赢利的消与长,如何保证资金的“到位”一直是代工企业的长远课题。
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中芯国际,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领悟”。彭进表示,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持续赢利最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融资,才能对先进工艺实现更大的投入。中芯国际一是在致力于效率提升和实践良好的成本控制;二是在投资谨慎性方面下工夫,在投资时相关各部门包括销售、营运、财务等进行细致讨论,确定有比较大的把握再决定投入,从而保证投入的预见性、准确性。[!--empirenews.page--]
放在全球代工业市场环境下考量,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仍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40nm及更先进工艺。市场的关键在于技术。中芯国际采用“成熟工艺与先进工艺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在成熟工艺上,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在各个工艺节点上都提供给客户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目前也在仔细评估各种扩充8英寸产能的机会。在先进工艺方面,只有技术过关,增加45nm、40nm及以下先进工艺产能,获取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份额才是真本领、才是长远的生存之本,而中芯国际已经行进“在路上”了。前不久中芯国际及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签署合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建设中芯北京二期项目,这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彭进介绍说,目前北京二期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后将着重生产40nm、28nm工艺,明年下半年或将进行试产。
再过一个来月第三季度就要翻页了,中芯国际将会呈现怎样的“成绩单”?因为下半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库存有待消化,下半年的挑战会比较大,第三季度营收预计将与第二季度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