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晶圆制造IDM转型的下一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上次我们谈了许多IDM(整合元件制造厂)的优势,但很多事是一体二面,优势的背后往往是沉重的包袱。就研发端而言,IDM的确拥有产品线齐全、易于整合、主导规格的优势,但要在各个产品线上长时间保持关键技术领先,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一旦在技术领域上失衡就容易产生整合上的缺口,而有缺口就容易受制于人, 如果这个缺口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便很容易在未来整合产品及应用上绑手绑脚,优势尽失。
|
包袱一:整合缺口恐惧 技术领域失衡 受制于人
以现今大家都「很尊敬」的韩国IDM大厂三星为例,这两年在手机制造与销售上脱胎换骨、攻城略地,把宏达电、Nokia、Motorola等大厂都打趴,连以前看不起韩国货、智能型手机占有率最高的欧美地区,现在也有不少忠实粉丝。
即使连智能型手机的最后一道防线,拥有一堆死忠粉丝的苹果iphone 都不是对手,但风光的表面背后却隐藏不住三星高层的隐忧,因为尽管在面板(AMOLED)及存储器(DRAM/NAND Flash)上占绝对优势,但在最核心的二大主芯片」」处理器与基频元件必须仰赖安谋(ARM)及高通(Qualcomm)的授权。
一样是卖手机,苹果对安谋、高通而言,是让他们赚大钱、没有威胁、互利共生的好伙伴,但有芯片设计能力的三星却是他们潜在的敌人。对三星这种IDM厂而言,怎能忍受长期在关键技术及元件上仰人鼻息,如果说三星满足于长期跟安谋、高通合作,而自己没有偷偷研发,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的抄袭,那一定是骗人的鬼话。
除了整合上的缺口恐惧外,IDM最怕的是在未来产品或规格上押错宝,不像纯IC设计公司(Fabless)身段灵活,即使押错也只会伤到皮肉,IDM的前置作业耗费的资金、人力、物力十分惊人,连最花钱的制程设备都必须更新,万一押错了,可真是筋脉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