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M快速走向轻晶圆 三大转型方案优缺点PK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虽然业界仍然流传着AMD董事长Jerry Sanders的名言:“拥有晶圆厂的是真男人(Real men have fabs)”,然而越来越多的IDM大厂将迫于现实压力而放弃晶圆厂或者走上轻晶圆之路。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报告指出,IDM产业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的委外代工,一直是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视为潜在的庞大商机。全球IDM产业的转型犹如南极冰山的融解过程一般,有逐渐融化进入大海的型态如Fab-lite;也有一整块突然断裂滑入海中,也就是直接分拆出Fabless公司的转型案例。过去IDM公司倾向透过创造制造端的差异化建立优势,以突显保有价值链中制造部分的额外好处;而晶圆代工业则努力建立标准化、建立平台,协助设计业者加速导入新技术并降低成本来与IDM业者竞争。
长期而言,IDM公司要保有制造领域所需付出的代价将愈来愈高而渐渐不具说服力。而不断垫高的研发及建厂成本,使得IDM公司未来面对的不再是愿不愿意保留晶圆厂,而是已经无力跨越建厂门槛的问题了。除了Memory产业,以及少数如Intel这类产品线聚焦、出货量庞大的公司外,多数IDM公司都必须在Fab-lite与Fabless两者经营型态间做一选择。然而,一旦IDM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退场速度过快,则晶圆代工产业的12寸晶圆厂产能将供不应求,晶圆代工产业的12寸晶圆厂产能也将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那么TSMC在2010年一举拉高年度资本支出至48亿美元,也许就不是单一年度的事件而是未来数年的常态现象了。
IDM产业转型速度加快全球半导体公司的转型陆续发酵,兹将美国、欧洲、日本大厂近年来的典型案例及历程整理如下图所示。过去许多电子集团都采取上下游整合的经营型态,从电子零组件、半导体组件、到系统组装及品牌行销都一手包办。如图中欧洲的Philips及日本的NEC等等都是。 图一 美欧日等地IDM公司转型方式及历程典型案例 随着专业分工趋势蔓延,电子集团将半导体事业分拆成独立公司。但仍兼具了半导体从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流程。随着专业晶圆代工公司诸如TSMC及UMC等公司的成立,以及Fabless公司的家数、规模、及竞争力的不断成长。使得专业分工的运作型态对传统IDM公司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而陆续发生IDM转型的案例,尤其至2000年以后情况更加突显。
以美国的AMD为例,2003年将NOR Flash部门与日本Fujitsu的NOR Flash部门合并成立合资公司Spansion,而自身专注在CPU领域。2009年则进一步将半导体制造部门分拆出去成立专业的晶圆代工公司Globalfoundries,AMD自身则成为Fabless的IC设计公司,而Globalfoundries不久又与另一家专业晶圆代工公司Chartered合并。展望未来,全球将有愈来愈多的IDM大厂走向产品线聚焦、价值链专业分工之路转型。在面对晶圆厂建厂成本、半导体产品设计成本不断上扬及来自Fabless设计公司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迫使IDM公司必须思考着转型的问题。下表将IDM公司转型方案的优缺点加以分析整理。
整体而言,IDM公司若非受到竞争压力并不乐意放弃半导体制造领域。但以未来情势看,在Non-Memory领域,除了少数如Intel这类产品线聚焦、出货量庞大的公司外,IDM公司都必须在Fab-lite与Fabless两者经营型态间做一选择。而采取Fab-lite的IDM公司近年来则大量采取结盟的方式以分担半导体制程研发费用,其中最重要的联盟即是IBM所发起的Common Platform。联盟发展的历程及成员如下图所示。
表一IDM公司转型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图二 Common Platform联盟发展历程
随着半导体制程从90纳米到28纳米,联盟成员快速增加,尤其在2007年原本由STM、Freescale、NXP等IDM大厂所组成的Crolles 2联盟失败后,STM及Freescale加入了Common Platform。2008年日系IDM大厂NEC也加入了这个研发联盟,NEC后来与Renesas合并,并持续留在研发联盟中。而新加坡的专业晶圆代工大厂Chartered与AMD分拆半导体制造部门所成立的Globalfoundries合并,有利于承接IDM委外代工订单,尤其是Common Platform联盟中的IDM委外代工的订单。对于所需半导体制造技术标准化程度高、成本敏感度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性的IDM公司,选择直接转型为Fabless公司也许是较佳的方案。过去IDM公司倾向透过创造制造端的差异化建立优势,以突显保有价值链中制造部分的额外好处。而晶圆代工业则努力建立标准化、建立平台,协助设计业者加速导入新技术并降低成本来与IDM业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