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转守为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接收本杂志访问的台积电蒋尚义(摄影:山田 慎二)
台湾台积电(TSMC)推出了通过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超越竞争对手的战略。该公司2009年实现了31%的营业利润率,2010年将实施大幅超过其他竞争对手的48亿美元设备投资(图1)。这个数字与美国英特尔和韩国三星电子在2010年计划的半导体投资额相当,在硅代工厂商中创下了历史最高的记录。台积电2008~2010年的设备投资总额大有逼近100亿美元的架势。
在40nm工艺中拥有80%的全球市场份额
台积电将把此次设备投资的大部分用于40nm工艺以后的尖端产品中。原因是“尖端产品的供需逐渐趋于紧张”(台积电高级副总裁、研发负责人蒋尚义)。尤其是在迫切需要新型曝光技术的40nm工艺方面,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许多硅代工企业都在量产时尝到了苦头。台积电目前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2009年年底之前在40nm工艺中实现了累计10万片的供货业绩。结果“台积电在40nm工艺硅代工市场上获得了80%的市场份额”(蒋尚义)。
为了满足旺盛的需求,台积电将分别扩建作为主力的300mm工厂“Fab12”和“Fab14”(图2)。蒋尚义表示,“在2010年,两个工厂加起来将新设相当于12个美式橄榄球场大小的无尘车间”。这样,两个工厂加起来的40nm工艺产能在2010年第四季度能达到合计16万片,实现翻番。该公司40nm工艺的销售额比例在2009年第四季度为9%,2010年年底将提高到20%。
图1:在设备投资额方面超越其他竞争公司台积电的设备投资额在2010年将达到48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公司。48亿美元中的94%将用于尖端工艺。基于台积电提供的资料。
还将探讨FinFET和EUV曝光技术
台积电计划继40nm工艺后,致力于28nm工艺的量产和20nm工艺的技术开发,以拉大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台积电首次在28nm工艺中,导入了可大幅削减漏电耗能的高介电率(high-k)栅极绝缘膜和金属栅极技术。这种制造方法中采用了不同于其他许多竞争对手的名为“后栅极(Gate Last)”的技术(图3)。美国IBM等公司推进的“先行栅极(Gate First)”方式,虽然具有接近原制造方法的优点,但是“难以控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难以满足从低功耗用途到高性能用途的广泛要求”(蒋尚义)。因此,蒋尚义断定“最终,将没有企业采用先行栅极”。
台积电将在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通过采用high-k/金属栅极的28nm高性能版工艺量产。另外,还将在2011年初开始采用基于high-k/金属栅极的28nm低功耗版工艺。估计FPGA巨头美国阿尔特拉(Altera)和美国赛灵思(Xilinx)将采用这种低功耗版工艺。赛灵思此前曾经向台湾联华电子(UMC)等公司委托生产,2010年2月宣布28nm工艺生产将外包给台积电 注1)。
注1)除了台积电外,赛灵思还将向三星电子委托生产28nm工艺FPGA。
台积电已经宣布,计划在随后的20nm工艺中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采用低功耗版工艺进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台积电正在同时开发两种晶体管。一种是沟道结构为平面型的老式FET,另一种是采用了立体型沟道结构的FinFET。FinFET与原来的型号相比,有望实现高性能和低功耗。另外,在20nm工艺中,“客户将可以利用TSV(硅贯通孔)”(蒋尚义)。
图2:仅在2010年就将增设相当于12个美式足球场大小的无尘车间计划在作为主力的300mm工厂“Fab12”和“Fab14”新设无尘车间,提高40nm工艺产能。资料由台积电提供。
图3:采用了后栅极方式的high-k/金属栅极技术 “先行栅极”方式是先形成栅极然后形成源漏极,而“后栅极”方式则是形成源漏极后再形成栅极,因此后者具有栅极部分不易受到热负荷影响的优点。资料由台积电提供。
关于20nm工艺的光刻技术,台积电计划继续使用现有的液浸ArF曝光技术。将采用分两次进行曝光的二次图形。台积电对EUV曝光技术也寄予厚望,因此在2010年2月宣布将在研发用途中导入荷兰阿斯麦(ASML)公司的EUV曝光装置。蒋尚义表示,“如果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将有可能在20nm以后工艺中用于量产” 注2)。 (记者:木村 雅秀)
注2)不过,EUV曝光装置“每台的价格目前高达8000万美元”(台积电蒋尚义)。因此,该公司还将同时探讨电子束(EB)曝光技术。